跳到主要內容

[閱讀]童書-田鼠阿佛、我用爸爸換了兩條金魚

我們常常說要教孩子創意,有沒有人想過「創意」這東西他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教?

 我個人的想法是,在教孩子創意之前,我們必須先打破規律的思考。不要告訴孩子「這個不行」,而是先扭轉自己的想法,轉變成「為什麼不行」?


來介紹兩本我覺得很棒的童書-田鼠阿佛、那天,我用爸爸換了兩條金魚。

 --


  • 原文作者:Leo Lionni
  • 譯者:孫晴峰
  • 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
  • 出版日期: 2002年11月22日

      
故事主角阿佛是一隻田鼠,和他的家人住在一起,當其他的田鼠都忙著為冬天儲糧時,他卻無所事事,還說自己正在收集陽光、顏色和字。冬天來臨時,當其他人把儲存的糧食吃光了之後,阿佛則展露了他的詩人身分,把他在夏天收集的景色、聲音、氣味與印象,用想像力傳送給大家,並且朗誦了一首詩──這雖然不是真正的糧食,卻是精神糧食。

      這本書是研習的時候,故事媽媽協會推薦的。主講的故事媽媽說,這本書在中國被列為禁書,因為它故事中的反勞動情節,被中國官方認為有害兒童身心健康,所以下令禁止。不過,我在博客來有看到簡體字版本,所以這個說法是真是假,可能要請中國書店來告訴我了。(笑)

 
     如果要讓學生閱讀這本書,我覺得可以配合伊索寓言裡「蚱蜢和螞蟻」的寓言故事:蚱蜢在夏天不斷彈琴卻不囤積糧食,直到冬天冷到不行了,才可憐兮兮的向螞蟻乞求食物。同樣的故事結構,不一樣的結局寓意,可以讓孩子思索:


     1.你覺得阿佛和蚱蜢有沒有在工作呢?你覺得什麼才叫做懶惰?(請舉例)

     2.
如果你是螞蟻或田鼠,你會幫助蚱蜢或阿佛嗎?為什麼?

     3.在沒看過田鼠阿佛之前,你聽過「蚱蜢和螞蟻」的故事嗎?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聽完田鼠阿佛之後,你的想法又是什麼?

     4.兩個故事中,你比較喜歡田鼠阿佛,還是蚱蜢和螞蟻?為什麼?

     5.你覺得田鼠阿佛這個人在社會上重要嗎?為什麼?說說看,我們的社會上,有哪些人像田鼠阿佛?你可以舉例嗎?


  

    我自己在唸這一本書的時候,想起某一本談教育的書上說,社會上只有5%是精英領導者,所以為什麼臺灣的教育要把所有的小孩往精英教育的路上推呢?唯一的那一條路就是最好的嗎?如果孩子做不到最好,他出了社會就沒有用了嗎?(笑)

--
  


  • 原文作者:Neil Gaiman,David McKean
  • 譯者:陳瀅如
  • 出版社:繆思
  • 出版日期: 2004年10月01日

如果你有很想要、很想要的東西,你該怎麼辦?

故事一開始,媽媽不在家,家裡只剩下主角跟妹妹。朋友納森帶了兩條很棒的金魚來,主角想要金魚,翻箱倒櫃之後,找不到吸引人的東西可以跟納森交換,最後他想到用「爸爸」來跟納森換金魚。媽媽回家之後,愛告狀的妹妹揭發了這件事,媽媽要主角跟妹妹一起去把爸爸換回來,但是爸爸竟然被別人換走了,這下子該怎麼辦呢?

我很喜歡這一本書,尤其是繪本裡的魔幻畫風。當時是學校辦閱讀園遊會,書商帶了這本書來展示,我看完就買了。剛剛為了查這本書的資料上博客來找,竟然發現他絕版了。(內心竊笑)目前只看到金石堂網站有一本(還不確定是不是網站忘記更新?因為誠品書局的網頁也顯示絕版。)

剛剛在找資料的時候,發現這個作者也寫過這一本書,文章內容很棒,介紹給大家。(這篇文章介紹的另外一本書,找時間買起來好了。←預防絕版論)

如果在做親子共讀或班級共讀的時候,我會想問下面這些問題:

1.如果是你,你會用爸爸交換兩條金魚嗎?為什麼?你想用爸爸交換什麼東西?
   

2.書裡面,爸爸一直看報紙沒抬頭,你的爸爸會不會這樣子?你的爸爸是什麼樣子?你不喜歡爸爸哪些行為?

3.書裡面,哥哥說:爸爸是一個好爸爸?你覺得呢?你可以說出自己爸爸的優點嗎?

4.如果我們要辦一個交換大會,你有什麼東西可以拿來交換?(可以做學習單,讓學生用圖畫、照片或短文介紹物品,提醒學生文案要寫得越有趣,才有人想要跟你交換。交換大會還可以設立最佳創意獎,讓學生票選最有趣的交換物品。)


5.如果你是妹妹,你會怎麼對付哥哥?(因為故事最後有伏筆,所以可以請學生延伸故事,自行創作另一個結局。)

 
 這本書在網路上的討論,都偏向親子關係討論,重點都在「父親形象怎麼可以這麼冷漠」,不過我並不是很想把重點放在這裡。我寧可把重點擺在「為什麼不可以用爸爸換兩條金魚」,用這樣的思考打破大人們一貫的「不可以」思維,引發學生的創意想法。

 不要以為我在教壞小孩,在班級討論之下,小孩會找出「當然不可以換」的理由,但是那個理由絕對不是「因為要孝順爸爸」。(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文教學】國二上-田園之秋選/詞彙

田園之秋選  作者:陳冠學 【課文】    九月七日         摘了一整天的番薯蒂。         下午大雨滂沱,霹靂環起,若非蕃薯田在家屋邊,近在咫尺,真要走避不及。低著頭一心一意要把蕃薯蒂趕快摘完,霎時間,天昏地暗,抬頭一看,黑壓壓的,滿天烏雲,盤旋著,自上而下,直要捲到地面。這種情況,在荒野中遇到幾回。只覺滿天無數黑怪,張牙舞爪,盡向地面攫來。四顧無人,又全無遮蔽,大野中,孤伶伶的一個人,不由膽破魂奪。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向今天這種大西北雨的序幕前奏,可名為惡魔與妖巫之出世。正當人們籠罩在這樣恐怖的景象中,膽已破魂已奪之際,接著便是閃電纏身,霹靂壓頂,在荒野中的人,此時沒有一個不是被震懾得氣脫萎頓,匍匐不能起的。好在再接著便是大雨滂沱,再看不見滿天張牙舞爪的黑怪,而閃電與霹靂仍肆虐不已,卻多少為雨勢所遮掩,於是匍匐在地的失魂者,便在雨水的不斷澆淋下,漸漸地蘇醒,而閃光與雷聲也愈來愈遠,轉眼雨過天青,太陽又探出了雲端,樹葉上、草上閃爍著無邊亮晶晶的水珠,一場大西北雨便這樣過去了。你說這是戲劇不是戲劇?         因為是在家屋附近,又為了趕工,直待到閃電與霹靂左右夾擊,前後合攻,我才逃進屋裡。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誰也不能逞英雄,因為此時在天地之間除了它是英雄之外,不准有第二個人是英雄。此時它是無敵的大主宰,任何人都不能不懾服。牛群在原野上狂奔,羊群在哀哀慘叫,樹木在盡力縮矮,那個敢把手舉得最高,頭伸得最長,定立時被劈殺。         一場為時一小時的大西北雨,到底下了幾公釐的水,雖然沒做過實驗,只覺好像天上的水壩在洩洪似的,是整個倒下來的。每一雨粒,大概最小還有姆指大,像這樣大的雨粒,竹葉笠是要被打穿的,沒有蓑衣遮蔽,一定被打得遍體發紅。但是本地原是山洪沖積成的沙石層,滲水極快,無論多大多長久的雨,縱使雨中行潦川流,雨一停,便全部滲入地下,登時又見灰白色的石灰地質,乾淨清爽,出得門來,走在堅硬的庭面路上,一點兒也不沾泥帶水;這是我酷愛這一帶旱地,而不喜歡外邊水田田莊的理由。         終於雷聲愈來愈遠,電光只在遙遙的天邊橫掃。太陽又出來了,一片清新的空氣、鮮潔的色彩,彷彿聽見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羊人之歌。 1.課文分析資料: 字距範圍 總字數 (C)

[國文教學]畫的哀傷

2020/12/31最後一堂課-畫的哀傷 週二第一堂課,讓學生分段自行閱讀,圈出生難詞,彼此分享用詞彙策略猜測意義。然後解析岡本、志村、作者(其實這篇是第一人稱,所以岡本就是作者,但學障孩子們通常會認為是三個不同的人,所以得先討論故事中人物)的關係,並引導學生發表想法且用文本意義來佐證。 接著週三我出門開會,同事幫我代課,用6W法分析故事發生的時間,也解析課文中的兩個事件--學生畫展和河邊的寫生,分析主角的行動、衝突、結果。 同事說,學生們很妙,竟然找出這個故事並不是發生在中學時期,其證據是:文章後面有寫,岡本到城裡念中學,而志村輟學。表示這件事(故事主軸)並不是中學時期發生的。 週四,我們接著把第二個事件的行動--衝突討論出來。 學生知道,岡本的“行動”是去買粉彩筆,衝到河邊要畫圖,卻發現志村早就在河邊畫畫了。他原先要畫風景,最後決定要畫志村。 然後我問三個學生:為什麼岡本要去買粉彩筆? 學生很快答出:因為他嫉妒志村,想要開始學粉彩畫。 接著我再問:那麼為什麼他選擇要畫志村呢?他明明可以畫山、畫水、畫天空啊? A生說:因為志村已經在畫風景和水車了,他不想跟志村一樣,這樣子會比不過他。 B生說:因為學生畫展時,志村畫的是哥倫布肖像畫,岡本想要跟志村比,只能畫肖像。 C生說:因為眼前的風景很美,志村的表情很寧靜,他才想畫志村(她舉出課文內描述風景的段落)。 我蠻喜歡這三個答案的,各自都有各自的推論和看法,彼此又都不衝突。孩子們抓到了岡本想跟志村互別苗頭的微妙情緒,也看到了那個午後河邊的美景。 蠻好的共學經驗。

彰女的住宿生活(一)

最近看到一個節目,在show明星以前的稚氣模樣,找出了蔣偉文當初拍歐蕾「小阿姨」廣告的樣子。花花非常驚訝,更驚訝的是我竟然完全沒看過這一個名聞天下的廣告。 細聊,才知道這一個廣告風行的時間,剛好是我的高中時期。 我高一下就住校了,剛開始還是住舊的宿舍,沒多久搬到五層樓的新宿舍,我們算是第一批啟用新宿舍的學生。 住宿生活其實很無趣,但是年紀小小的我們,卻可以在其中找出萬般樂趣來。 五點下課,一直到七點晚自習前,我們有兩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可以更衣沐浴,可以看電視,也可以出去逛街。 然後七點一到,大家到各班教室報到,晚自習開始。 九點宿舍集合,教官點名,九點半回到宿舍繼續自習,一直到熄燈時間。 這樣的規律、無干擾的生活,成了當初我考大學的助力。生命中似乎只有「怎麼偷偷在熄燈時間,跑出來多背一點單字,而且不讓教官發現」這樣的困擾。 彰女的宿舍乾淨而清爽,一個寢室住六個人,宿舍內備有一個廁所。當初每天早上我們都要晨檢,寢室內務比照軍中制度,雖然沒要求要折豆腐乾,但是被褥整齊乾淨、桌上不准有私人物品,是最基本的要求。 住宿生活影響我很大,在住宿之前,我也是一個電視兒童。從彰女住宿之後,我其實不太愛看電視,遇到不好看的節目,我不會拼命轉台,而是直接關掉。之後在外地教書四年,有三年時間我是壓根不碰電視,那真的節省了很多時間。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宿舍餐廳開始營業。所以所有的住宿生都要在餐廳解決三餐,以往還可以賴床一下子,開伙之後,每一個人都要準時到餐廳報到—吃早餐。連中餐、晚餐都是。 當時年紀小,不懂得抗議什麼的,而且廚工媽媽其實煮的相當好吃。所以我很樂意從教室長途跋涉到地下餐廳,跟其他七個人併桌吃飯。偶爾,廚工媽媽心情好,把前幾天的剩飯炒成蛋炒飯端出來,很多同學搶阿,常常讓我覺得好玩。 離開電視、掌握自己生活的步調;合桌吃飯,照顧同桌的同學,保持良好的餐桌禮儀;和室友和睦相處,培養很深厚的感情。 這些東西,是我那幾年印象深刻,且內化、深植於生命中的教育。 PS:至於鬼故事和趣事什麼的,留待下次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