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4的文章

反服貿筆記2

以下是今天的筆戰記錄,昨天不想截了。黑字是大學同學寫的,藍字是第二位大學同學,內縮的論述是我回的。 -- 休息看個FB,發現有人在街上大太陽站崗,有人是忙著吹冷氣上網抹黑~強烈對比~呼~ 有人批台灣50歲以上那群人是民主社會人渣,信奉安定如法西斯似的,殊不知今日台灣的經濟安定是建立在他們數十年辛苦而來,民主自由鬥士可敬,但維繫整個社會的人們的努力豈是你這幾個學生讀了些理論就要來踐踏~ 最高明的分化,就是把一批人打成某一個模糊的代稱。 就像你批判的「50歲以上是民主社會人渣」,但也像你批判的「那些學生讀了理論就來踐踏」。 50歲以上vs學生。 如果要好好的討論社會制度和民主,應該是試圖去理解對方的想法(不是要你接受),而非把人全打成一個模糊的代稱。 就像324和方仰寧這件事,方仰寧不代表警察,324當天也不是所有警察都糟。 對事、而不是對人、對團體。 討論才會有結果。而討論有了結果,社會制度才會改善。 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我沒寫是誰寫,是不去侵犯隱私(那人公開貼) 多少人早已不是論事,我也懶舉例了~XD     我說的是,你貼這一則只是在引起對立,一個學生納涼抹黑,可以代表所有學生納涼抹黑? 你可以評論一個學生的行為,但以一個學生代表群體,接著用一個50歲以上大人的付出,去代表所有50歲以上大人的付出。那跟現在媒體所做的一樣:「用一個名詞代稱所有人,模糊討論焦點,你只要戰那個學生和那個50歲以上的人就好」。   如果你只是要發洩你的情緒,那我是沒有什麼話可以說啦!畢竟這是你的臉書。 如果指揮官方仰寧不代表當時的警察?那學運的林非凡也不見的就代表抗議的學生群體!那馬英九說的話也不見的是代表政府囉!不是他所具有的身份,如指揮官,她說的話就有其代表性嗎?     的確有人聲稱,林飛帆或決策中心的意見,不能代表他個人的意見。也有人聲稱這一次不是學運,而是社運。 但你不懂我的重點是:如果你模糊了對象,用一個名詞去指稱全部,那是很危險的。   舉個例子來說:媒體要操縱藍綠對立,所以他用藍色代表國民黨,用綠色代表民進黨。 從此以後,你看到藍色就認為他「OOOXXXZZZ」,看到綠色也認為他「SSSWWWAAA」。 然後臺灣現在不管是媒體或是網路,最後操作的方法就是:你是藍的、你是綠的。 再換一個方向來講,

感到悲哀的事

最近為了學運的事,轉了很多文章,幾乎是天天晚上都在看文章、寫摘要。 但其實在臉書、在噗浪上的微薄呼喊,很難知道有多少人認真看待。 本來還以為至少經過24天的抗爭,有些觀念慢慢廣為人知。 然後昨天一場路過中正一的抗爭,身邊幾個「法治為上、國不可以無法」的朋友,就寫了「學生怎麼可以無法無天」之類的感言。 我並不是要每個人都贊同我的意見。但連續回了幾個留言,又雞婆去熱門粉絲團貼了一些文章,發現 反對昨天事件的人,提出來的論點,都必須無限loop回「抵抗權」、「公民不服從」,或者是「違憲和違法」那個重要 ? 然後這個平靜的臉書上,只多了十幾個按無限支持方仰寧的朋友,沒有任何討論政策的打算。其中一個人回應我的留言是「我尊重每個人發言的權利」。 我回她的是「 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 真正尊重多元,採納不同的意見 』,而不是像政府一樣『 我尊重多元,但是你講完我就不理你了 』。 這些社運者不可能搞出這麼極端的抗爭手段來,沒人會想要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的,更不用說後來還有相關的法律程序要走。 」  但看來她是完全不懂我說的話,不願監督政府,也不願思考政策。就這樣,我獨自寫著我以為重要的事。 我感到悲哀的是,在這個年代裡,必須大聲呼喊,堅定立場,才不會被淹沒。 但即使如此努力的大聲呼喊,我仍感覺自己像是在大水漫流的孤島上,攀爬著孤木,努力讓自己不被沖走。 或是在沙漠裡面,舉目四顧,無路可走。 沒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  我今天真是他媽的絕望斃了。

那些太陽花學運教我們的事情

1.  沒有兩岸事務監督條例,隨便幾個(一說18個,一說20幾位)不肯公布名字,不夠專業的公務員,很可能就會集體簽下賣臺灣的協議。然後政府還會逼著人民說:「反悔的話,會損害臺灣的國際信用。」 2. 當年紅衫軍,現在太陽花學運,都是因為人民對我們總統和立委「選完無權干預」,立法院必須改革選罷法,降低罷免的限制。 3. 總統兼任黨主席,根本就是魔鬼。陳水扁如此,馬英九如此,人民不應該再姑息下去。 4. 對於臺灣未來民主的發展,公民應該要更關心,討論更廣泛,從洪仲丘案,就看得到臺灣公民前仆後繼的參與。即使,我們一開始對服貿議題相關討論不足。學生幫我們開闢了一條路「公民憲政會議」,要走向一個更好的民主憲政體制,我們都需要努力。 5. 臺灣的媒體有嚴重弱化的傾向,新媒體正在崛起,媒體識讀教育必須再加緊腳步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