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05的文章

[Book]山居歲月(A Year in Provence)

記得有人說過,要打擊一個人的幸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看看比他更幸福的人!我本來不相信這一句話,直到最近閒散的日子達到近幾年幸福的頂點,卻又讓我看見彼得梅爾這一本書,我才知道這句話箇中隱含的辛酸滋味。 作者是一名曾任國際大廣告公司主管的名作家,他在生命與事業的顛峰時刻,從紐約和倫敦的絢爛都會光圈中淡出,偕愛妻與愛犬隱居法國普羅旺斯山區。我深知說成就,我比不上彼得梅爾,說財富,我也遠遠不及他,但看到他在普羅旺斯的生活,為了其中的幽默風趣拍案叫絕,為了其中的美食醇酒垂涎欲滴,為了那樣悠閒的山區生活嫉妒地紅了眼,然後對比到自己的閒居生活,發現一個讓人痛苦的事實:自己根本不算「閒居」,頂多稱得上米蟲一隻。 除了鄉間村落巷弄的美食,和普羅旺斯的宜人景色,這本書最引人入勝的,莫過於彼得對周遭人物的描寫,生動地寫出普羅旺斯人絕妙的生活態度,時間在普羅旺斯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名詞,唯一不能被耽誤的是食物,每一個普羅旺斯人,不管是農人或是水泥工,皆有一套美食經。每每看到書中對食物的描寫,就像在飢腸轆轆的時刻,收看日本節目「料理東西軍」一樣的難受。 唯一足堪告慰我可憐的胃,就是彼得出槌的裝修工程。由於他們買的是兩百年的房子,於是一連串的整修工程從夏天展開,一直到十一月都不見完成,其中還停工三個月。看到書中那些好氣又好笑的片段,看到他們急著在聖誕節前完工,工人卻叫不回來,於是他們使盡伎倆,才終於讓普羅旺斯很有個性的工人們即時完工。 一本讓人會心一笑的好書,推薦給大家。 ------ 延伸閱讀: 金石堂書評區

一封給你的信

Hi , Dear: 上次在網路閒聊之後,本想寫封信給你,卻一直延宕至今,想是閒散的生活讓我舒懶慣了,日子一天天過,好像有很多事忙,忙著忙著也就把這件事擱著了。現在想起這份未曾起筆的文字,卻不知道你的心情是否如同往昔了? 你知道這一封信是給你的嗎?記得那次在屏東會面,你曾問我,我網誌上那麼多封信,到底是給誰的?我實在必須告訴你,我這個人有一點小小的彆扭,寫信在公開的地方,一直都害羞地不敢署名,對方看到也好,不看也罷,我倒不是很在意。不過我知道這一封信你一定會看得到,只是或遲或早的問題而已,唯一擔心的是,不知道你是否會錯過這一封信,不知道這封信是寫給你的,讓它淹沒在部落格的文章裡?不過我想,我倆的默契應該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你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畢業後幾年的錯過卻不曾斷了聯絡,你的關心始終讓我覺得溫暖無負擔。知道你有穩定的工作後,我終於卸下心中對你的擔憂,心想你未來的路應該一路順利,我有滿滿的祝福要給你。只是我應該是忽略了,就算是生活無後顧之憂,在人生每一個階段,讓我們憂心的東西依然是那麼多,如果我們學不會面對生活、面對自我,就算我們追求到一定的目標之後,心靈仍然空虛。 前幾天,我一個相交很久的朋友打來電話報告近況,研究所畢業的他,服完替代役,找尋到生命中的另外一半,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退伍後沒多久即將完婚。多麼完美的人生階段,這麼順遂的日子讓我起了一份豔羨,我真心希望我的人生也可以像他一樣平穩。但是你知道嗎,我深知我不可能成為那樣的人,就算再多的羨慕也埋葬不了我胸口裡那一顆好動的心,我是一個天生無法過那種平穩日子的人。 這些年來,我有很深的感觸,關於如何愛自己,如何瞭解自己。很多人會以為瞭解自己是分析自己的優缺點,然後克服自己的弱點,讓生活變得可親一點。但是我卻覺得,瞭解自己不應該是那麼簡單的事,瞭解自己應該是瞭解自己的「渴望」,傾聽你心裡的聲音。 要說生活,最近可以說是我最不順遂的日子,找代課的機會頻頻碰壁,前幾天考的長代表現極佳,仍只有備一的資格;找學校教職以外的工作,卻因為看不慣太多事情,連續換了好幾個工作。我想念以前的學生,想念以前的同事……說真的,我可以讓這一切的不順遂毀掉我的生活,但我沒有。 我知道我的渴望,我知道我擁有哪一種幸福,可以抵過這一切不順遂,就是因為我知道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所以就算生活不順遂,我的心仍然平靜。 你知道

[讀小說]阿!多麼美好的日子

許久沒有這樣放肆看書的日子。 我愛看小說,幾乎是什麼小說都看,不過我看的書系偏歐美,少看日系小說。 介紹一下最近看的書吧! 【人骨拼圖】是一本讓人讀得很淋漓暢快的推理小說,基本上他的劇情和同名電影沒有太大出入,但是書總比電影多了不一樣的想像空間,還能對主角的心理起伏有更多的瞭解,是電影比不上的。之前有一段時間,因為克莉絲蒂那一系列的推理小說,讓我對歐美的推理小說有點卻步,不過這一個作者寫得真棒,推薦指數★★★★★。 【達文西密碼】這一本小說很有名,就不用我介紹了。基於剛看完人骨拼圖,所以看這一本書的時候,我很想呼喚神探萊恩出來做現場鑑識……(瘋子!)這本書剛開始讓人很難進去,不過書的中段很精彩,轉折很棒。對歐洲基督教歷史有基本認識之後再來看這一本書,會覺得作者真的很神!我自認唯一的缺憾是沒去過羅浮宮,不然對書中的敘述應該更能感同身受。推薦指數★★★★☆。 【卡夫卡變形記】逛誠品的時候看到這本書,想到之前跟學生一起看的那一本繪本—卡夫卡變蟲記。因為好奇,所以買了這一本書,想要認識這一位知名作者。不過,我的哲學慧根不是很夠,所以書裡的三個故事「卡夫卡變形記」、「飢餓藝術家」、「巢穴」我只看了前兩篇,看的速度還很慢。其中我比較喜歡「飢餓藝術家」,很能體會他為什麼要絕食—因為找不到適合的食物,所以乾脆不吃,直到餓死。推薦指數★★☆☆☆。 這樣放肆美好的日子,我想我還會過上一陣子吧!^__^

[Movie]衝擊效應(The Crash)

The Crash—衝擊效應。 太久沒看電影了(上一部進戲院看的電影,差不多在一個月前。),最近似乎是淡季,一連幾部片都沒有吸引我進戲院的衝動,一直到這一部在電視上的預告普普,讓人瞧不出主題的【衝擊效應】出現,我才又興起邁進戲院的念頭。 The Crash這一部片主要敘述洛杉磯的種族歧視,藉由一場車禍,串起了檢察官、幾名不同立場的警察、鎖匠、雜貨店老闆、電視製作人、黑人青年、人口販子的生活。電影裡頭有許多人種:黑人、波斯人、西班牙人、白人、亞洲人……或許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較為單純,在我看來,這些人都是”美國人”;但是在他們的生活環境裡,不純粹的膚色和種族造成了很多衝突,再加上槍械的流竄,語言的不通,那些人和人之間的恐懼不斷的累積,蓋過了人們的互信互諒,形成了一個連五歲孩子都不能安心睡覺的社會。 看完這一部片,我覺得還挺悲哀的,在那樣一個社會,一個人的努力其實沒有多大作用,因為一個人的膚色早已決定了一切,就算你已經爬上製作人、警官這種人人稱羨的高薪工作,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是因為自身的膚色,仍要活得戰戰兢兢,甚至連在街上開車都得提心吊膽,那種精神壓力讓我一想到都不禁覺得台灣雖然有很多缺點,仍是一個不錯的生活環境。在台灣,族群問題其實已經很淡了,至少不會影響到我們普通人的生活。 看這一部片,讓我想到【恐懼的總和】,不管是核子武器,或是一般的槍械,武器給人的並非安心,當我們在追求無盡的武裝,其實都是恐懼在驅使我們,不管是片裡的波斯雜貨店老闆,或是白人警察,都是因為憤怒和恐懼逼他們扣下扳機。 影片中有很多精彩的橋段,值得人們進戲院欣賞,我無法在此一一詳述,那會讓看戲的戲迷少了看戲的樂趣。The Crash不是一部催淚片,但是還是建議想看的人,記得帶一條手帕。 ※ 以下是我聽到的英文句子,如果有興趣的人,看完戲來跟我討論一下吧! 1. 影片一開頭,葛倫華特斯警探對命案現場的警探說:「Get out of here!」這句話以前趙老師有教過,是美國人常用的俚語,意指:「滾遠點,別鬧了。」趙老師還說,我們可以誇張一點,變成:Get out of the town! Get out of the country!其他請自己類推。 2. 波斯雜貨店老闆,在對五歲可愛的小女孩開槍之後,他躺在店裡,對他的女兒說:「She is my final death! You know? Sh

[不一樣的著作權]Creative Commons授權條款

現今許多網誌文章在網路上流竄,引起熱烈討論,讓人會想起一個問題:有沒有人的文章被盜轉呢? 不管那個世代,轉錄文章一樣很多,雖然在網路上闖蕩久了,知道基本的網路禮儀,比起早期的網路文章四處發送,沒有作者出處,最近這一兩年網路使用者在著作權上有些進步。(雖然還是常看見知名作者文章被盜) 剛開始接觸 Blog ,在幾個著名的 Blog 上看到這一個小標籤 ,點選了之後,更加不懂為何 Bloger 要放這一個小標籤。後來輾轉看到有別的 Bloger 在介紹這一個授權條款,終於恍然大悟。 不過顯然很多人不知道授權條款是在做什麼的?所以我看過有些 Bloger 已經在網誌上放了授權條款,結果還有人在網誌上詢問站長可否轉錄?所以在此做個小小介紹。 以下文章轉自 Creative Commons 網站: 依據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於完成時,便自動享有一系列著作權保護;然而,許多人並不想完整地行使著作權法所賦予的權利,特別是在網路上從事創作的人,因為全面性的著作權主張反而阻礙創作被廣泛地散布及獲得較高的曝光度。為解決這個困境,在美國一群來自網路法律、智慧財產權及資訊科技等不同領域的菁英熱情、積極的投入 Creative Commons 催生過程, Creative Commons 此一非營利組織因此得以在 2001 年創立。   Creative Commons 在 2002 年發展出富彈性的授權模式(即 Creative Commons 授權條款,以下簡稱 CC 授權條款),將免費提供全球不特定的人(或稱創作人)使用,協助他們向他人宣告,他們只要「保留部分權利」( some rights reserved ),而非「保留所有權利」( all rights reserved )。   CC 授權條款的運作模式,是將作品授權選擇權回歸至創作人的手中。創作人依其作品屬性,在由「姓名標示」( Attribution )、「禁止改作」( No Derivative Works )、「非商業性」( Non-Commercial )與「相同方式分享」( Share Alike )這四個授權要素所搭配出的六種授權模式(詳見 http://www.creativecommons.org.tw/?AboutLicense )中,選擇最合其用的一種授權模式,為其作品授權。   往後若有人要轉錄我的文章,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