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建構式數學的討論和檢討淹沒了新聞版和教育版,相信很多人很可能是在它下台一鞠躬前,才第一次由新聞媒體的口中知道這個名稱。什麼是建構式數學?我常常被家長和一些非任職教育工作的朋友詢問。我並非數學系畢業的,聽隔壁班竹師數理系出身的同事說,他們在大學期間就常常討論建構式數學的好壞,結論是建構式數學並不適合在國小教育中。很可惜的是,他們就算討論出這樣的結果,也孤臣無力可回天,因為最基層的想法與討論永遠是不可能上達天聽的。教材一下來老師依舊得教學,我們照版宣科,現在會被罵說:沒有教學自主能力;我們若不遵守建構教學或是照傳統教學法,在之前六年,會被人指摘說我們墨守成規不求改變。
建構教學法(我並不專指建構式數學),其實有其堅實的教學理論支持,事實上,我也贊同。老師必須引導學生去建構自己的知識,在學生懵懂時給予他直接的答案,雖說是省時,但是學生學到的東西畢竟沒有自己思考的多。(在此,我就不提那落落長的教育理論啦!)但是我必須提出另外一種看法。
在認知心理學領域中,我們曾經提過人的反應程序中,有一種很特別的「自動化效應」。一個程序經過許多的練習,一直練習到你不需意圖就發生、不引起意識知覺、不干擾其他心智活動,換而言之,就是你連「想都不用想就可以反應」,這樣極度熟練的程序就叫做自動化。這樣的自動化效應,對我們學習是有幫助的,例如外國學者就認為識字不只要準確,而且要達到自動化的程度,對我們的閱讀才有幫助。(認知心理學p22,鄭麗玉,五南出版)假如認字這種基礎能力還沒有達到自動化的地步,還需要耗費人處理資訊的資源,那麼一個人光是處理那些基礎訊息都無法負荷,以致於工作無法完成,造成閱讀困難或速度受影響。所以,有些低層次的工作必須達到自動化的地步,不需耗費任何資源,以便讓更多的資源去處理較高層次的工作。(認知心理學p22,鄭麗玉,五南出版)
過去我們的教育歷程中,過於強調自動化效應,而現在我們的教育改革,卻又太忽視這樣的自動化效應。
我們的教改,希望孩子學得快樂,卻不給他們堅固的基礎,換而言之,基礎的練習不夠,學生無法達到自動化,那麼他們當然無法進行更高階的閱讀、文字創作、數學解題,因為他們光要處理那些他們不懂的字、練習那些他們不熟的乘除法都來不及了,哪有空再進行高階的數學思考、語文創作?而國小的數學教育中,最多的便是基礎的數學運算練習,而建構式數學強調學生理解,不強調學生熟悉運算,等到上了國中學生需要大量使用數學運算能力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練的不夠多。
那麼,教學歷程中,強調練習,讓他們達到自動化就完美無缺了嗎?其實有時候自動化是會造成一個人思考上的盲點,甚至造成一個人處理訊息的干擾,如圖一當中,妳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妳很想念出妳看到的數字,而非他每一行真正的數目。而在圖二中,妳會很想念出你看到的字,而非題目要求的字色,這兩個是自動化干擾處理訊息的實驗。
過去的數學教育中,最被詬病的就是學生只知計算,卻不思考,這就是太強調自動化效應的結果。
我個人認為,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出數學的基礎理論讓孩子理解。讓孩子慢慢建構則不必要,因為從小開始建構雖然有助於孩子思考邏輯的自動化養成,但是在國小數學課程的進行上,確有推行上的困難。在一對一的教學歷程中,我們可以用建構式的教學法讓孩子理解的更詳細,但是在大班教學中,要讓全班建構學習,對已經理解的孩子不公平甚至也會讓他們倦怠學習,而對不理解的孩子你也無法慢慢等他思考。
我想,讓他們知道「數學的原理」、熟悉「數學的運算」,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數學越來越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