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我教的這一群孩子實在是浸潤在幸福中,看著他們多采多姿的童年,看著他們擁有父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身旁充斥著隨手可得的圖書,我心底實在是豔羨不已。
從小我就是求知慾旺盛的孩子,從母親一筆一畫教導我寫出自己的名字之後,我無時無刻不在渴求知識。學會注音拼音,每當學期開始我拿到課本之後,就是先把那些我不懂的字拼出來。當時初入小一的我,不太愛講話,只愛鑽圖書室,捧著那滿坑滿谷的圖畫書,當時我們學校還有圖書室圖書出借辦法,我還依稀記得我快快樂樂地把書借回教室讀,那些色彩豐富、千奇百怪的故事吸引了我所有的目光。
小二的時候,我轉學到彰化,新到學校第一個找的就是圖書室,可是在我翻遍學校大樓,終於在砌白大樓的最高層,看到灰塵滿佈、樓台高鎖的藏書閣,那時心底湧現無比的失望。
六年的小學記憶,我一直在努力找書讀的渴求中度過。
教學三年以來,我一直都想培養孩子唸書的習慣。現今孩子有充沛的資源,卻已經失去那種求知若渴的心,或許是書籍隨手可得,或許是媒體燈光效果太過吸引人,他們都已經太過習慣於電玩、電影、電視的有聲有色,卻反而失去了閱讀書籍的純樸樂趣。
我們校長非常強調班級閱讀,在學校擬定了很多鼓勵措施,之前在曾志朗部長鼓勵推動閱讀的年代,學校也添購了很多繪本,圖書室的藏書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孩子們在一、二年級扎的根柢很不錯,對書籍懷抱著興趣而非厭惡,一到圖書室裡就興沖沖地拿書來看。原本這還是值得讓人欣喜的現象,後來細心一看,貪多的孩子一次抱了五、六本書,翻了前言後記,看了前後圖文,來回不到五分鐘,他已經看完一本書了,快樂地拿著圖書卡來給老師蓋章。因為集滿一百個印章,可是能和校長合照,並獲得校長贈書的呢!
孩子們這樣囫圇吞棗的閱讀方式讓我很頭痛,經過和幾個同事討論,才發現其他班級都有相同的狀況。
這一年,聽了一場閱讀研習之後,我從開學便開始實施班級的班書閱讀計畫。
首先,我先到圖書室去挑選班書,因為每一班都在搶書,所以我用最快、狠、準的速度,到圖書室挑選了三十本圖書(班上二十九位學生)。這一年我希望讓孩子閱讀文字多於圖畫的書籍,而最能讓孩子入手的,便是故事書。
恰巧,圖書室裡面有一套書,是我自小愛不釋手的。這一套書是當年光啟社出版的「世界十大故事輯」,圖文並茂,通篇都有注音,故事適合中年級以上學生閱讀,而且每一篇故事都很生動(除了國父的故事以外)。這一套書分上下輯,共十本,當年我在學校書展買到上輯,後來在坊間好不容易才找到下輯,死命哀求我媽才買回家的。
十本共一百個故事,從尼斯湖水怪、埃及木乃伊圖坦卡蒙王的詛咒、愛迪生、史懷哲、麥哲倫等名人小傳、艾菲爾鐵塔建造、巴拿馬地峽建造、野口英造博士研究血清…….每一個故事都拓展了我的視野。
選了這一套書之後,我挑了另外二十本故事書,搬到教室之後,貼上我們的班書標籤,便發給每一個孩子一本,每週交換一次。孩子每天的回家功課都一定有一項:閱讀班書20分鐘,每一個禮拜要寫一張閱讀心得記錄表。
原本我每週準備了一節彈性活動,要和孩子們討論班書,後來因為併班而取消了。但是在每週一次的閱讀學習單中,我隱約看到一些進步。某些孩子從字句的閱讀,擴展到整個故事的接受,原本學習單上只是純粹抄寫書上的字句,交差了事,現在孩子會在閱讀活動單上發出一些疑問:
為什麼他們抓到腔棘魚,會那麼興奮?
為什麼福爾摩斯那麼厲害,會解決案件?
木乃伊真的有詛咒嗎?
喜馬拉雅山上真的有雪人嗎?
在推行閱讀活動之初,我曾經向孩子介紹過這一套書,這一套不起眼的書,書皮印刷沒有現在的書本漂亮,書籍內容採黑白印刷,乍看之下實在引不起大家的閱讀興趣。經過我的解說之後,這一套書變得炙手可熱,孩子們爭相閱讀,拿來跟我分享時,我還能隨口指出一些段落,他們更覺得老師很神奇。
之前我在出清書櫃的時候,很捨不得這一套書,說什麼也不肯割愛。因為這一套書在當年光啟社倒閉之後,我就再也沒看見過了,會在學校圖書室遇見它,我也萬分驚喜。孩子們聽了老師的介紹,拿到這些班書時總是沾沾自喜。
閱讀的魔力挺驚人的。
當我在課堂上講到「司馬昭之心」時,有個讀過三國演義的孩子馬上接口:「路人皆知」。
今天課輔班,我還看到寫完功課的孩子,遵從課輔老師的吩咐,拿出班書來看,那種專注的神情,你很難看得出來幾個月以前,他是寧願奔馳球場也不願碰書的孩子。班上嘈雜吵鬧的聲響,都沒打斷他專心的目光。
班上原本調皮浮躁、愛欺負人的孩子,可以自己靜靜地看書半個小時以上。
孩子們的日記越來越「能看」,而非日常生活的流水帳,遣詞用句越來越完整,偶爾,還會出現很令人驚喜的句子:「跳蚤市場上,老師、家長、小朋友來回忙碌,顯得好不熱鬧。」「山脊連接著山峰,也連接著山谷。」「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在我們萬般期待中來到。」
最後連家長都發現孩子的進步,寫聯絡簿給我,稱讚孩子語文能力的提昇。原本,這位家長還挺頭痛每個禮拜一次的閱讀學習單呢!
閱讀,就像在班級裡默默流過的伏流,平時我們聽不見水聲、看不見水流,唯有在鑿穿岩壁之後,才能看見隱藏在地下的磅礡水勢。
我很開心看見孩子們些微的改變,更開心的是看到,孩子們指著某一本書說:「這一本書我看過,裡面在說……」那樣自信、欣喜的神采,那種共同分享的喜悅。
PS:關於光啟社的十大故事輯,原本我懷疑是否因為我小時候的印象太過深刻,而對它過於溢美。後來我再度去翻閱這一套書,真的覺得裡面包羅萬千,故事生動不冗長,很值得收藏。書裡述說的很多故事,都是坊間故事書很難找到的題材,也很適合說給孩子聽。
從小我就是求知慾旺盛的孩子,從母親一筆一畫教導我寫出自己的名字之後,我無時無刻不在渴求知識。學會注音拼音,每當學期開始我拿到課本之後,就是先把那些我不懂的字拼出來。當時初入小一的我,不太愛講話,只愛鑽圖書室,捧著那滿坑滿谷的圖畫書,當時我們學校還有圖書室圖書出借辦法,我還依稀記得我快快樂樂地把書借回教室讀,那些色彩豐富、千奇百怪的故事吸引了我所有的目光。
小二的時候,我轉學到彰化,新到學校第一個找的就是圖書室,可是在我翻遍學校大樓,終於在砌白大樓的最高層,看到灰塵滿佈、樓台高鎖的藏書閣,那時心底湧現無比的失望。
六年的小學記憶,我一直在努力找書讀的渴求中度過。
教學三年以來,我一直都想培養孩子唸書的習慣。現今孩子有充沛的資源,卻已經失去那種求知若渴的心,或許是書籍隨手可得,或許是媒體燈光效果太過吸引人,他們都已經太過習慣於電玩、電影、電視的有聲有色,卻反而失去了閱讀書籍的純樸樂趣。
我們校長非常強調班級閱讀,在學校擬定了很多鼓勵措施,之前在曾志朗部長鼓勵推動閱讀的年代,學校也添購了很多繪本,圖書室的藏書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孩子們在一、二年級扎的根柢很不錯,對書籍懷抱著興趣而非厭惡,一到圖書室裡就興沖沖地拿書來看。原本這還是值得讓人欣喜的現象,後來細心一看,貪多的孩子一次抱了五、六本書,翻了前言後記,看了前後圖文,來回不到五分鐘,他已經看完一本書了,快樂地拿著圖書卡來給老師蓋章。因為集滿一百個印章,可是能和校長合照,並獲得校長贈書的呢!
孩子們這樣囫圇吞棗的閱讀方式讓我很頭痛,經過和幾個同事討論,才發現其他班級都有相同的狀況。
這一年,聽了一場閱讀研習之後,我從開學便開始實施班級的班書閱讀計畫。
首先,我先到圖書室去挑選班書,因為每一班都在搶書,所以我用最快、狠、準的速度,到圖書室挑選了三十本圖書(班上二十九位學生)。這一年我希望讓孩子閱讀文字多於圖畫的書籍,而最能讓孩子入手的,便是故事書。
恰巧,圖書室裡面有一套書,是我自小愛不釋手的。這一套書是當年光啟社出版的「世界十大故事輯」,圖文並茂,通篇都有注音,故事適合中年級以上學生閱讀,而且每一篇故事都很生動(除了國父的故事以外)。這一套書分上下輯,共十本,當年我在學校書展買到上輯,後來在坊間好不容易才找到下輯,死命哀求我媽才買回家的。
十本共一百個故事,從尼斯湖水怪、埃及木乃伊圖坦卡蒙王的詛咒、愛迪生、史懷哲、麥哲倫等名人小傳、艾菲爾鐵塔建造、巴拿馬地峽建造、野口英造博士研究血清…….每一個故事都拓展了我的視野。
選了這一套書之後,我挑了另外二十本故事書,搬到教室之後,貼上我們的班書標籤,便發給每一個孩子一本,每週交換一次。孩子每天的回家功課都一定有一項:閱讀班書20分鐘,每一個禮拜要寫一張閱讀心得記錄表。
原本我每週準備了一節彈性活動,要和孩子們討論班書,後來因為併班而取消了。但是在每週一次的閱讀學習單中,我隱約看到一些進步。某些孩子從字句的閱讀,擴展到整個故事的接受,原本學習單上只是純粹抄寫書上的字句,交差了事,現在孩子會在閱讀活動單上發出一些疑問:
為什麼他們抓到腔棘魚,會那麼興奮?
為什麼福爾摩斯那麼厲害,會解決案件?
木乃伊真的有詛咒嗎?
喜馬拉雅山上真的有雪人嗎?
在推行閱讀活動之初,我曾經向孩子介紹過這一套書,這一套不起眼的書,書皮印刷沒有現在的書本漂亮,書籍內容採黑白印刷,乍看之下實在引不起大家的閱讀興趣。經過我的解說之後,這一套書變得炙手可熱,孩子們爭相閱讀,拿來跟我分享時,我還能隨口指出一些段落,他們更覺得老師很神奇。
之前我在出清書櫃的時候,很捨不得這一套書,說什麼也不肯割愛。因為這一套書在當年光啟社倒閉之後,我就再也沒看見過了,會在學校圖書室遇見它,我也萬分驚喜。孩子們聽了老師的介紹,拿到這些班書時總是沾沾自喜。
閱讀的魔力挺驚人的。
當我在課堂上講到「司馬昭之心」時,有個讀過三國演義的孩子馬上接口:「路人皆知」。
今天課輔班,我還看到寫完功課的孩子,遵從課輔老師的吩咐,拿出班書來看,那種專注的神情,你很難看得出來幾個月以前,他是寧願奔馳球場也不願碰書的孩子。班上嘈雜吵鬧的聲響,都沒打斷他專心的目光。
班上原本調皮浮躁、愛欺負人的孩子,可以自己靜靜地看書半個小時以上。
孩子們的日記越來越「能看」,而非日常生活的流水帳,遣詞用句越來越完整,偶爾,還會出現很令人驚喜的句子:「跳蚤市場上,老師、家長、小朋友來回忙碌,顯得好不熱鬧。」「山脊連接著山峰,也連接著山谷。」「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在我們萬般期待中來到。」
最後連家長都發現孩子的進步,寫聯絡簿給我,稱讚孩子語文能力的提昇。原本,這位家長還挺頭痛每個禮拜一次的閱讀學習單呢!
閱讀,就像在班級裡默默流過的伏流,平時我們聽不見水聲、看不見水流,唯有在鑿穿岩壁之後,才能看見隱藏在地下的磅礡水勢。
我很開心看見孩子們些微的改變,更開心的是看到,孩子們指著某一本書說:「這一本書我看過,裡面在說……」那樣自信、欣喜的神采,那種共同分享的喜悅。
PS:關於光啟社的十大故事輯,原本我懷疑是否因為我小時候的印象太過深刻,而對它過於溢美。後來我再度去翻閱這一套書,真的覺得裡面包羅萬千,故事生動不冗長,很值得收藏。書裡述說的很多故事,都是坊間故事書很難找到的題材,也很適合說給孩子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