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侯文詠的散文了。
印象中,閱讀他的散文最後一本,應該是「親愛的老婆2」。
那時候我已經對他頗為失望了。
重複不斷的幽默,剛開始還有一點驚喜,持續不斷刺激之後,像是重複買了同一場馬戲團票,看了好幾次相似的表演一樣,讓我疲乏且虛弱。
反而他的小說,讓我有些期待。
妹妹推崇的「白色巨塔」,很不錯看,卻帶有太多人生的晦澀。
或許是我太過天真,總是覺得這樣爾虞我詐的人生戲碼畢竟只是一角,人生應該還有更多美善,就算人生苦多於樂,我為何要在閱讀之中,多增些苦,而非多加點樂?
也因此,近年我閱讀李家同教授的文章,多過於侯文詠。
侯文詠在網路上備受推崇的小說—「危險心靈」,我雖然想看,卻沒有迫切到非看不可的地步。
我現今最崇拜的有三個人,一個是李家同教授,一個是子敏,最後一個是楊茂秀教授。
子敏是我從小崇拜的偶像,他的散文陪我度過了一段很長的學生時期,他對提升學生的國語文程度不遺餘力,更是讓我在投入教育工作之後,深深敬佩不已。一位七十幾歲的長者,仍有這樣的活力和動力,我實在不敢想像七十幾歲的我,會在做些什麼事?
而楊茂秀則是在我讀完一本「我們教室有鬼」之後,對他的教育哲學開始心儀、對他推對兒童哲學的奮鬥萬分佩服。
李家同教授是最讓我欽佩的一個,他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對學生的關注,對人的信心與愛心,影響我很深。
我始終有一個想法:這世界已經夠不完美了,我們需要的是宣傳那些很美好的事情,然後提醒我們身邊的人,小心那些醜惡的事情。
現今媒體太過強調那些醜惡的事情,某一些事情關於社會公義,是必須揭發的;而大多數的煽情新聞,則是在滿足人的偷窺慾,傷害了當事人,卻一點益處都沒有。為什麼,我們的新聞不可以多些感動,少些煽動?
國外這些工作,都是演藝工作者在做。
我妹妹曾經看著日劇「美女與野獸」,又笑又諷刺地跟我說,這些橋段在日本絕對不可能發生。她本身處在日系公司,公司體系十分重視倫理,根本不可能像戲裡面那樣,讓男女主角為了堅持自己新聞從業人員的理念,揭發一些關於公司高層、關於政黨政治的醜聞。
我卻覺得戲劇是呈現一個國家理念的雛形。就像美國的英雄主義表現在他無數的災難片,日本的英雄主義表現在無數的小人物日劇(HERO、大搜查線、美女與野獸…….)裡,那是一種意識型態的灌輸和宣揚。
遇到911災難,並沒有任何美國英雄阻止災難;遇到很多人生困境,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日本人也寧可忍一時風平浪靜,不願拂逆長官。妙就妙在這樣的意識型態灌輸,很像我們平時進行的道德教育工作,當老師聲嘶力竭地教育「拾金不昧」、「不闖紅燈」、「受人點滴、泉湧以報」……,我們知道這是真理,卻很懷疑學生面對事情是否真的會如此做?
若我們曾經教育過的一百個人,有一個人能在撿到十萬塊時,誠實地交到警察局,我們就該覺得那十萬個小時的口沫橫飛沒有白費。就算沒有,我們還是應該繼續教育下去,為了未來永遠的可能性而奮鬥。
如果我們的電視劇,已經充斥著台灣霹靂火、還珠格格這種沒有思想的劇碼,我們的社會環境讓這樣的劇情大行其道,我實在為我們的下一代擔憂。我寧可關掉電視,砸掉螢幕,也不願讓孩子接受這樣粗鄙的東西。
再看侯文詠,我對他的心路歷程,有某一部份的感同身受,也有某一部份的佩服和領悟。
看了他的求學歷程,我覺得他就像我的一個朋友一樣,因為靈活的頭腦、快速的成功、旺盛的精力,外表顯得異常光鮮亮麗,而背後隱藏了太多不為人知的反思和矛盾。
我佩服他能在這樣的忙碌之下,有餘力做出這麼高程度的省思,這使得我對他刮目相看。
我的天才夢,這是一本讓我覺得他的書名取得不合實際,卻很值得深思的書。
留下一段我頗有同感的書中段落:「…….原來我試圖想表達的,與其說是外在的故事,還不如說是內在的改變。而那些真正的改變,其實是不可能有什麼精彩情節的。每個人都得去尋找自己的故事,為自己發現不同的鑰匙。」
印象中,閱讀他的散文最後一本,應該是「親愛的老婆2」。
那時候我已經對他頗為失望了。
重複不斷的幽默,剛開始還有一點驚喜,持續不斷刺激之後,像是重複買了同一場馬戲團票,看了好幾次相似的表演一樣,讓我疲乏且虛弱。
反而他的小說,讓我有些期待。
妹妹推崇的「白色巨塔」,很不錯看,卻帶有太多人生的晦澀。
或許是我太過天真,總是覺得這樣爾虞我詐的人生戲碼畢竟只是一角,人生應該還有更多美善,就算人生苦多於樂,我為何要在閱讀之中,多增些苦,而非多加點樂?
也因此,近年我閱讀李家同教授的文章,多過於侯文詠。
侯文詠在網路上備受推崇的小說—「危險心靈」,我雖然想看,卻沒有迫切到非看不可的地步。
我現今最崇拜的有三個人,一個是李家同教授,一個是子敏,最後一個是楊茂秀教授。
子敏是我從小崇拜的偶像,他的散文陪我度過了一段很長的學生時期,他對提升學生的國語文程度不遺餘力,更是讓我在投入教育工作之後,深深敬佩不已。一位七十幾歲的長者,仍有這樣的活力和動力,我實在不敢想像七十幾歲的我,會在做些什麼事?
而楊茂秀則是在我讀完一本「我們教室有鬼」之後,對他的教育哲學開始心儀、對他推對兒童哲學的奮鬥萬分佩服。
李家同教授是最讓我欽佩的一個,他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對學生的關注,對人的信心與愛心,影響我很深。
我始終有一個想法:這世界已經夠不完美了,我們需要的是宣傳那些很美好的事情,然後提醒我們身邊的人,小心那些醜惡的事情。
現今媒體太過強調那些醜惡的事情,某一些事情關於社會公義,是必須揭發的;而大多數的煽情新聞,則是在滿足人的偷窺慾,傷害了當事人,卻一點益處都沒有。為什麼,我們的新聞不可以多些感動,少些煽動?
國外這些工作,都是演藝工作者在做。
我妹妹曾經看著日劇「美女與野獸」,又笑又諷刺地跟我說,這些橋段在日本絕對不可能發生。她本身處在日系公司,公司體系十分重視倫理,根本不可能像戲裡面那樣,讓男女主角為了堅持自己新聞從業人員的理念,揭發一些關於公司高層、關於政黨政治的醜聞。
我卻覺得戲劇是呈現一個國家理念的雛形。就像美國的英雄主義表現在他無數的災難片,日本的英雄主義表現在無數的小人物日劇(HERO、大搜查線、美女與野獸…….)裡,那是一種意識型態的灌輸和宣揚。
遇到911災難,並沒有任何美國英雄阻止災難;遇到很多人生困境,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日本人也寧可忍一時風平浪靜,不願拂逆長官。妙就妙在這樣的意識型態灌輸,很像我們平時進行的道德教育工作,當老師聲嘶力竭地教育「拾金不昧」、「不闖紅燈」、「受人點滴、泉湧以報」……,我們知道這是真理,卻很懷疑學生面對事情是否真的會如此做?
若我們曾經教育過的一百個人,有一個人能在撿到十萬塊時,誠實地交到警察局,我們就該覺得那十萬個小時的口沫橫飛沒有白費。就算沒有,我們還是應該繼續教育下去,為了未來永遠的可能性而奮鬥。
如果我們的電視劇,已經充斥著台灣霹靂火、還珠格格這種沒有思想的劇碼,我們的社會環境讓這樣的劇情大行其道,我實在為我們的下一代擔憂。我寧可關掉電視,砸掉螢幕,也不願讓孩子接受這樣粗鄙的東西。
再看侯文詠,我對他的心路歷程,有某一部份的感同身受,也有某一部份的佩服和領悟。
看了他的求學歷程,我覺得他就像我的一個朋友一樣,因為靈活的頭腦、快速的成功、旺盛的精力,外表顯得異常光鮮亮麗,而背後隱藏了太多不為人知的反思和矛盾。
我佩服他能在這樣的忙碌之下,有餘力做出這麼高程度的省思,這使得我對他刮目相看。
我的天才夢,這是一本讓我覺得他的書名取得不合實際,卻很值得深思的書。
留下一段我頗有同感的書中段落:「…….原來我試圖想表達的,與其說是外在的故事,還不如說是內在的改變。而那些真正的改變,其實是不可能有什麼精彩情節的。每個人都得去尋找自己的故事,為自己發現不同的鑰匙。」
還不錯看 恩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