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修了一堂課,老師給了一篇很不錯的文章,是金耀基在1980年發表的「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整理文章中幾個論點。
1. 在傳統中國社會裡,王法、天理與人情是三者並列的,這是規範人之行為三個環節。人情是人「應有」的情感,做人的基本需求,凡人總需要有人情。在中國社會,無人情、不近人情便是一大壞事。
2. 梁漱溟指出,儒家社會理論的特色就是它不從社會本位,或是個人本位出發,而是從人與人之關係著眼。中國之倫理,看的是此一人與彼一人之互相關係,不把重點固定放在任何一方,而從乎其關係,彼此交換。倫理本位者,關係本位也。(所以談論很多事情的道理,必須從這兩人的關係開始。)3.
儒家理論重人際關係,重「交換」,這種交換之道主要得看是否合乎「人情」。而忠恕之道則是這種理念的體現。
4.
中國社會要有關係,必須有交換行為,這種交換行為是由三種概念組合而成:施、受、報。報的觀念是中國社會關係的基礎,我們要求一個人「施恩不望報」,而「受人點滴湧泉以報」。中國社會以聖人的標準要求施者,施了恩不要去奢求別人報償,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施。以普通人的標準去要求受者,要他們一定要報,這樣心裡才不會有負擔。這種關係構成了中國社會的人際關係。
5.
中國社會的倫理關係是以家族為中心,與西方倫理不同。以「家」為中心,而自家人的範圍是可大可小的。<--小朋友說的:妳跟我一國,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6.
中國社會有兩種關係,一個就是上面所述的「人倫」,兩人之間有關係的。另外一種就是沒有特殊關係的,這種人際關係就必須用「施、受、報」這樣的關係來維持。
7.
延續第四點,中國社會關係要求受恩必報,因為受恩就在人情上有了虧累,欠了人情債。而要還人情債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報別人更多的人情。(文中有列舉幾種辦法,這裡只摘錄一種。)
讀了這篇文章,忽然對於一些人際關係上的亂七八糟,狗屁倒灶的事,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其實不是討厭「報」、「人情」這些人際觀念,畢竟這些事情是從小滋養我們到大,現在還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有時候我們也會用這些價值觀去衡量一個人:「我為他付出這麼多心力,妳看看他是怎麼對我的?」
不過,這篇文章讓我想到幾個問題:哪些情況是妳一定得報?哪些情況是妳被人情逼得不得不報?能不能報得心甘情願,開心又快樂?而不是報得心不甘情不願,恨不得當初沒受過這些恩?
有時候,我會對老一輩的人有點怨言。尤其是那些倚老賣老的親戚,總是挾著人情,以為我們家裡沒大人了,所以可以為所欲為,指揮東指揮西。拿了一堆似是而非的「人情」枷鎖要套在我們身上,例如:禮金到人不到,這有多失禮阿……云云。
這又讓我想到上課時,老師補充了另外一點:中國社會因為重群體和諧,所以不允許「突出」。例如:鋒芒畢露這個成語,其實有貶意,中國社會是不希望一個人鋒芒畢露的,認為這樣會招來災禍,曖曖內含光才是君子之道。
也因為這樣的思想,讓中國的科學一直都不夠發達,民主也不夠深入。因為科學和民主制度,重獨立性,獨特性,強調的是獨立思考。
今天一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的想法,卻因為跟自己的老師理念相背,他有沒有勇氣發表?在西方社會有亞里斯多德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但中國社會光是人情這一關就可以打死一票創意思考的學生。
而民主觀念也是,在街頭抗爭的小眾,常常被媒體認為是聚眾亂事。去一場活動遇到不公平的事,據理力爭的人,常常被認為是破壞和諧。也因此有更多的人選擇「忍下來」,因為不想承受那些目光。
這也是我們的社會倫理,是人情壓力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枷鎖。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去思索一些待人處事上面,哪些人情是必要的,哪些事情卻是不需要在意的?
還有,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個老師是不是下意識鼓勵了學生獨立思考,還是下意識認為學生不應該「鋒芒畢露」,所以去punish這些學生,減損了他們的獨特性?教室本來就是一個社會化的場所,如果我們想養成學生更獨立自主的想法和個性,也許應該從教師的想法先改變起。
--
延伸閱讀:我的閱讀歷程
學妹這段話讓我感觸良多--
回覆刪除--
一個老師是不是下意識鼓勵了學生獨立思考,還是下意識認為
學生不應該「鋒芒畢露」,所以去punish這些學生,減損了他們的
獨特性?教室本來就是一個社會化的場所,如果我們想養成學生更
獨立自主的想法和個性,也許應該從教師的想法先改變起。
--
好比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一樣,教師期許(或被期許)能教
出具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然而教師社群的生態對於「鋒芒畢露」的
老師,尤其是年輕又有能力的一群,是否也具有包容乃至於樂見其發
展的雅量呢?還是為了平衡自己在家長(社會評價)中的地位,壓抑
教育現場中的「不同表現」?以致讓本來就趨於傳統保守的教育環境
形同死水?
你的分享,給了很多延伸思考的空間!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