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白色榮光

因為看了小綠的介紹,所以去圖書館借了「巴提斯塔的榮光」來看。


 真好看的一本懸疑小說,前半段是一個怪醫生,後半段是一個更怪的督察,整部小說會讓人一直很緊張,一直在想到底是刻意殺人,還是手術中一定會出現的失敗案例?


 剛好這個月底,電影版要上映了,田中醫生改成竹內節子演(是因為要有紅花襯托嗎?),白鳥督察是演怪人很有趣的阿部寬(不結婚的男人也是很好玩的一部日劇)。 


雖然有些日本電影的張力不足,常常讓我覺得有點虎頭蛇尾,不過我還是很願意進電影院去看一下這部電影。




跟大家分享這一本好書。^____^


 -------------






★日本熱銷破兩百萬冊醫學推理小說【巴提斯塔的榮光】改編

★媒體讚譽為「醫龍 + 白色巨塔」的全新電影

★原著小說榮獲「這個推理小說真了不起」大獎!



城東大學附屬醫院中,由心臟外科七人小組所組成的菁英團隊,以專門做心臟移植的替代手術「巴提斯塔」為任務,創下史上唯一手術成功率百分之百的奇蹟,被媒體譽為「巴提斯塔團隊」。



這間大學附屬醫院,由於巴提斯塔手術接連的成功,威名遠播,成為心臟外科的翹楚。不料這光榮的醫療紀錄,竟猛然被敲碎了!突然之間,在開刀過程中接連死了三個病人。究竟是單純的醫療過失?還是兇殺案?負責內部調查的身心醫學門診醫師田口(竹內結子)對於外科醫療程序與體制完全不熟,卻還得扮演偵探的角色。



正當事情的調查無法順利進行,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向來作風備受爭議的厚生勞動省官員白鳥(阿部寬)突然現身醫院。對於田口完成的調查報告所謂:「查無問題,應是單純意外」,白鳥竟直截了當地嘲諷批評為:「妳的報告真是令人感動,這種東西想拿來唬誰啊?」他更斬釘截鐵的論斷:「這是一樁兇殺案,而且犯人就在巴提斯塔團隊的七人之中!」



於是田口與白鳥兩人便聯手展開調查,一個祕密疊著另一個祕密,醫療現場的危機,瀕臨崩潰的醫療體制,巴提斯塔團隊之間的不合與過往糾葛,是否能夠一一揭開?



一切的祕密,就從病人躺下的那刻開始…。





榮獲第四屆『這個推理小說真了不起』大獎的超級暢銷書【巴提斯塔的榮光】(中文由高寶出版),終於不負眾望躍上大銀幕。由現役醫師海堂尊執筆,描寫一樁手術檯上的懸疑殺人案件,在2006年2月問世後,銷售成績一路長紅,並在2007年突破100萬本,成為眾家電影及電視公司競相爭取拍攝版權的對象,顯現書中描繪的「巴提斯塔醫療團隊」的旋風威力。



豪華炫目的演員陣容,由銀幕實力派偶像玉女竹內結子飾演見血就怕的醫院新鮮人──田口公子醫師,臨危受命被派任調查手術失敗內幕;而書中不按版理出牌的厚生勞動省官員─白鳥圭輔,則由偉岸英挺的魅力男星阿部寬來詮釋。專精於「巴提斯塔手術」執刀的天才外科醫師由創作型偶像歌手吉川晃司飾演,其他巴提斯塔菁英團隊的成員,則邀集實力倍受肯定的人氣演員:池內博之、玉山鐵二、佐野史郎、田中直樹、井川遙、田口浩正等人出飾,讓本片成為目光聚集的焦點。



故事描述多次成功挑戰心臟外科最高難度「巴提斯塔開心手術」的醫療菁英團隊,卻在開刀過程中接連死了三個病例,在厚生勞動省的官員介入調查下,發現手術失敗的原因疑點重重,手術檯周圍的7名醫療團隊成員,人人都是嫌犯,他們是:



被稱為天才醫師的「巴提斯塔手術」執刀手,第一外科副教授桐生恭一醫師(吉川晃司飾)、專精於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成為桐生醫師第一助手的垣谷雄次醫師(佐野史郎飾)、頂尖的病理醫師,也是桐生的乾弟鳴海涼醫師(池內博之飾)、冷靜無比的麻醉醫師冰室貢一郎(田中直樹飾)、桐生的第二助手,自信熱血的酒井利樹醫師(玉山鐵二飾)、看似溫和的臨床醫學技士,人工心肺專家羽場貴之(田口浩正飾),以及剛加入團隊的護士大友直美(井川遙飾)。



本片由新銳導演‧中村義洋執導,以豐富細膩的觸感創造出全新的日本電影風貌。


留言

  1. 哈哈

    我也有注意到這部電影

    不知道好不好看哩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文教學】國二上-田園之秋選/詞彙

田園之秋選  作者:陳冠學 【課文】    九月七日         摘了一整天的番薯蒂。         下午大雨滂沱,霹靂環起,若非蕃薯田在家屋邊,近在咫尺,真要走避不及。低著頭一心一意要把蕃薯蒂趕快摘完,霎時間,天昏地暗,抬頭一看,黑壓壓的,滿天烏雲,盤旋著,自上而下,直要捲到地面。這種情況,在荒野中遇到幾回。只覺滿天無數黑怪,張牙舞爪,盡向地面攫來。四顧無人,又全無遮蔽,大野中,孤伶伶的一個人,不由膽破魂奪。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向今天這種大西北雨的序幕前奏,可名為惡魔與妖巫之出世。正當人們籠罩在這樣恐怖的景象中,膽已破魂已奪之際,接著便是閃電纏身,霹靂壓頂,在荒野中的人,此時沒有一個不是被震懾得氣脫萎頓,匍匐不能起的。好在再接著便是大雨滂沱,再看不見滿天張牙舞爪的黑怪,而閃電與霹靂仍肆虐不已,卻多少為雨勢所遮掩,於是匍匐在地的失魂者,便在雨水的不斷澆淋下,漸漸地蘇醒,而閃光與雷聲也愈來愈遠,轉眼雨過天青,太陽又探出了雲端,樹葉上、草上閃爍著無邊亮晶晶的水珠,一場大西北雨便這樣過去了。你說這是戲劇不是戲劇?         因為是在家屋附近,又為了趕工,直待到閃電與霹靂左右夾擊,前後合攻,我才逃進屋裡。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誰也不能逞英雄,因為此時在天地之間除了它是英雄之外,不准有第二個人是英雄。此時它是無敵的大主宰,任何人都不能不懾服。牛群在原野上狂奔,羊群在哀哀慘叫,樹木在盡力縮矮,那個敢把手舉得最高,頭伸得最長,定立時被劈殺。         一場為時一小時的大西北雨,到底下了幾公釐的水,雖然沒做過實驗,只覺好像天上的水壩在洩洪似的,是整個倒下來的。每一雨粒,大概最小還有姆指大,像這樣大的雨粒,竹葉笠是要被打穿的,沒有蓑衣遮蔽,一定被打得遍體發紅。但是本地原是山洪沖積成的沙石層,滲水極快,無論多大多長久的雨,縱使雨中行潦川流,雨一停,便全部滲入地下,登時又見灰白色的石灰地質,乾...

我的母校--彰化女中

    新年的時候,跟朋友聚會。D和K照例聊到一些麻辣的話題,由於內容屬於晚上十一點之後才能播出的尺度,在場D的朋友越聽越坐立不安,我連忙喊著要畫出限制級的座位區來。整個是一個好笑!     不過這幾年和朋友聊到這些關於「女人」的話題,我才深深發覺,我的高中教育給我多徹底的影響。     這樣說,似乎有點詭異,且聽我緩緩道來。     我讀的是女校,當時進入彰化女中,這所以升學為主的高中,本以為會像國中一樣,就是唸書、唸書、唸書,不過這卻是我腦海中唯一教學正常化的升學學校。高一、高二所有課程都正常教學,沒有什麼借不借課的問題,國中還有考不到幾分就打幾下的事情,在彰女裡,每學期安排的週考如果考不好,老師只有發表一下感言,那是我第一次感覺:考得不好是我自己的事情,唸書必須自我要求。     除此之外,最讓我激賞的,是藝能科目:軍訓護理、音樂、美術、和家政課。影響我很深的,應該就是軍訓和護理課吧!我不知道其他人高中的軍訓護理怎麼上的?不過我真的很愛當時的軍訓和護理課。     當初社會上出版了一本預言式的書籍:1995閏八月,內容是講到每逢閏八月的年度會發生許多歷史大事,於是作者預言該年大陸會攻打台灣,並將台灣收歸。加上當時大陸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鬧得台灣人心惶惶,一度還囤積米糧,預備戰爭。     我們軍訓教官整理了兩岸的軍備,並且精闢地講解兩岸的軍事重點是什麼?教官還很肯定地告訴我們:中共絕對不會武力犯台,因為他們要的是一個「經濟蓬勃發展的台灣」,一旦引起戰爭,台灣的經濟必然衰敗,就算取得了台灣,對於大陸而言,一點用也沒有……云云。     這一堂課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護理課呢,則是每年都讓我學習良多。每年護理老師都會外聘專任的老師,到校來教我們一些有關女性護理的問題。     高一是內衣和女性護理,高二是衛生棉、衛生棉條的使用和衛生保健,高三則是化妝品的使用。在那之前,幾乎沒有老師會跟我們聊到這方面的話題,也或許當時的民風就是如此,這些話題是禁忌。     除了這些課之外,也許是女校的關係,所有的老師上課上到累了,總會開始跟我們哈拉。哈拉的話題從文學到國家大事、從做人處事到以後嫁人選老公的要點、從預防性騷擾到懷孕的恐怖情形,老師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回到最先的話題,為啥我會有這種感觸呢?     當天我們聊到女性陰道事實上只有前面三公分有感覺,後面完...

彰女的住宿生活(一)

最近看到一個節目,在show明星以前的稚氣模樣,找出了蔣偉文當初拍歐蕾「小阿姨」廣告的樣子。花花非常驚訝,更驚訝的是我竟然完全沒看過這一個名聞天下的廣告。 細聊,才知道這一個廣告風行的時間,剛好是我的高中時期。 我高一下就住校了,剛開始還是住舊的宿舍,沒多久搬到五層樓的新宿舍,我們算是第一批啟用新宿舍的學生。 住宿生活其實很無趣,但是年紀小小的我們,卻可以在其中找出萬般樂趣來。 五點下課,一直到七點晚自習前,我們有兩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可以更衣沐浴,可以看電視,也可以出去逛街。 然後七點一到,大家到各班教室報到,晚自習開始。 九點宿舍集合,教官點名,九點半回到宿舍繼續自習,一直到熄燈時間。 這樣的規律、無干擾的生活,成了當初我考大學的助力。生命中似乎只有「怎麼偷偷在熄燈時間,跑出來多背一點單字,而且不讓教官發現」這樣的困擾。 彰女的宿舍乾淨而清爽,一個寢室住六個人,宿舍內備有一個廁所。當初每天早上我們都要晨檢,寢室內務比照軍中制度,雖然沒要求要折豆腐乾,但是被褥整齊乾淨、桌上不准有私人物品,是最基本的要求。 住宿生活影響我很大,在住宿之前,我也是一個電視兒童。從彰女住宿之後,我其實不太愛看電視,遇到不好看的節目,我不會拼命轉台,而是直接關掉。之後在外地教書四年,有三年時間我是壓根不碰電視,那真的節省了很多時間。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宿舍餐廳開始營業。所以所有的住宿生都要在餐廳解決三餐,以往還可以賴床一下子,開伙之後,每一個人都要準時到餐廳報到—吃早餐。連中餐、晚餐都是。 當時年紀小,不懂得抗議什麼的,而且廚工媽媽其實煮的相當好吃。所以我很樂意從教室長途跋涉到地下餐廳,跟其他七個人併桌吃飯。偶爾,廚工媽媽心情好,把前幾天的剩飯炒成蛋炒飯端出來,很多同學搶阿,常常讓我覺得好玩。 離開電視、掌握自己生活的步調;合桌吃飯,照顧同桌的同學,保持良好的餐桌禮儀;和室友和睦相處,培養很深厚的感情。 這些東西,是我那幾年印象深刻,且內化、深植於生命中的教育。 PS:至於鬼故事和趣事什麼的,留待下次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