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淺談學習障礙】從鑑定談什麼是RTI(Response to intervention)

上一篇文章淺談了我遇過的學習障礙學生,和學習障礙的成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這一篇想要從目前台灣的學障鑑定說起,並且讓普通教育老師認識什麼叫做RTI

我們先從比較硬的法規講起,讓大家認識什麼是學習障礙:





法規: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 (民國 95 年 09 月 29 日 修正)
第 10 條

本法第三條第二項第八款所稱學習障礙,指統稱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
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
能力有顯著問題,以致在聽、說、讀、寫、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
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
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
;其鑑定標準如下:
一、智力正常或在正常程度以上者。
二、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差異者。
三、注意、記憶、聽覺理解、口語表達、基本閱讀技巧、閱讀理解、
   書寫、數學運算、推理或知覺動作協調等任一能力表現有顯著困
   難,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學習輔導無顯著成效者

以上資料引自   全國法規資料庫   


整理重點有:
1.學生的智力必須在正常標準(通常指魏氏智力測驗得分70)以上
2.學生的障礙必須跟學校學習有關(所以說,這些學生在社會上,只要
  不碰書寫計算,基本上跟常人無異)

3.學生發生的所有障礙,必須要先確定不是跟文化刺激不足(家庭弱勢)
  、教學不當(老師沒有用對方法)有關。


這樣看起來學習障礙的鑑定,我們只要給這個小孩做智力測驗,確定他
有沒有符合第一點,然後看看他的成績是普遍低落(全部都學不會,可
能是智能障礙)還是某一科低落(通常是國語或數學,可能是學習障礙),
這樣就可以鑑定是不是學習障礙了,不是嗎?



在實務上,這種鑑定方式(要找出discrepancy-學生內在差異,所以此模式
又稱差異模式
)有幾個問題:

1.如果學生是語文能力低落,很容易導致其他科成績一起低落(不會閱
讀),間接影響學生的自信,所以這一類的學生,到了高年級,會分不
清楚到底是學習低成就(單純分數低)、智力障礙、學習障礙、還是情
緒障礙?


通常低年級的學生,比較容易釐清他是學習障礙還是情緒障礙,但通常
中低年級的學生,我們會認為孩子還沒開竅,或是孩子不用功,忽略了
他的學習困難。


2.有些學生就是介在臨界點(智力70-75)。偽陰性和偽陽性一直都是學障
鑑定的大問題,沒有給予特教身分,讓學生在普通教育中不斷遭受挫折;
給了特教身分,卻讓學生遭受到歧視。

如果學生沒達到臨界值,就將學生送回普通教育,等待下一次鑑定(等學
生成績變得更嚴重再說),因此舊有的鑑定方式被批評成wait to fail(等
待失敗)模式。


為了因應舊制度的缺失,美國某些州開始從普通教育做學障介入。
這種介入稱為Response to intervention(意即學生對教學介入的反應),
目前台灣沒有統一的譯名,google一下可以查出各種不同譯名。


這個RTI模式,是希望從普通教育出發,在普通教育裡先從班級教學(階段
一:80%-90%的學生)中看學生的學習成果,篩選出成績不好的學生(進入階
段二:5%-10%的學生),集中這些學生,針對這些學生的學習困難點進行密
集有效的教學,最後再篩選出1%-5%對教學沒反應的學生,進行第三階段
(特教鑑定)。



在教學中,每個階段的老師必須使用「經教學實驗證明有效的教學方法」,
排除學障鑑定標準中的文化不利和教學不當,最後對教學沒有反應的學生就
可以送到鑑輔會去。每個階段要進行6-8周的時間,且必須記錄學生的學習
成果,做成統計圖,有確切資料可以供鑑輔委員參考。

這個RTI模式想要做到的有幾點:

1.減低學障鑑定的偽陰性(是學障卻被歸為普教)和偽陽性(不是學障卻被歸
為特教),減少特教資源的耗費。

2.降低這些疑似學障學生的痛苦,即使他們沒有被列為學障,教育單位也
給予幫助,而不是任其失敗。

目前RTI在台灣還沒有全面推行到學障鑑定,但是在美國已經明文規定要做。

其實台灣目前在普通教育也有些方案內含了RTI的精神,就是「補救教學」
和「攜手計畫」,這些計畫的宗旨都是要幫助這些學習困難的學生。

去年暑假,我擔任附近國小的攜手計畫老師,發現普通教育對於補救教學
這一塊還是有點蠻幹(我的意思是,以為重複教學就是補教教學,重複教了
,學生還學不好,就是學生的錯。但如果是一般注意力不足的學生,重複
教可能還有用,對於多數進入第二階段的學生,必須對症下藥才能看到明
顯成效)。

而且因為鐘點費沒辦法吸引學校正式老師,攜手計畫通常是外聘老師,流
動率也高。而且因為是暑假,學生請假率也很高。即使蘊含了RTI的精神,
還是沒有辦法做到「有品質的教學介入」,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

附註:RTI目前在特教界廣泛討論,但普通教育界應該對RTI很陌生。偏偏
如果要推行RTI,應該是普通教育老師為主導。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莫過於
此,這也是我念特教以來,一直對台灣特教、普教界涇渭分明的現狀,感
到百思不解的地方阿。

--

建議搭配這篇
RTI(轉介前介入)--美國實施狀況討論 一起閱讀。

輔助閱讀

1.RTI(教學介入成效模式)模式介紹

2.學習障礙鑑定新趨勢 RTI在特殊教育的應用(國語日報99年1月3日)


3.由回應性介入 因應身障生學習挑戰(國語日報99年4月9日)





留言

  1. 其實在美國 RtI是一種介入模式 而非"篩選"模式

    這個模式倡導在 first tier就要做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我個人認為這點才是這個model的精神所在

    如何幫助孩子在一般學習環境中學習 要比如何找出少部份學習困難

    兒童還要重要

    而且 進入second tier or third tier的孩子們

    也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要被"隔離再教育"



    如何提供友善的學習環境 並因材施教

    是目前台灣教育環境最應該檢討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關於介入模式這一點,謝謝指教。^___^

      我同意提供友善學習環境和因材施教這一個觀點。
      但現今的普通教育環境,不知道為何,總有種怎麼會走針成這樣的無奈,班級人數、課程壓力、父母期待這些最常被提出的問題,壓迫著教師、父母和學生拼命往前走,似乎沒有辦法停下來協助學生的學習困難。
      即使目前台灣教育想要做補救教學(比較類似RTI的精神),我還是免不了憂心忡忡~~~^^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文教學】國二上-田園之秋選/詞彙

田園之秋選  作者:陳冠學 【課文】    九月七日         摘了一整天的番薯蒂。         下午大雨滂沱,霹靂環起,若非蕃薯田在家屋邊,近在咫尺,真要走避不及。低著頭一心一意要把蕃薯蒂趕快摘完,霎時間,天昏地暗,抬頭一看,黑壓壓的,滿天烏雲,盤旋著,自上而下,直要捲到地面。這種情況,在荒野中遇到幾回。只覺滿天無數黑怪,張牙舞爪,盡向地面攫來。四顧無人,又全無遮蔽,大野中,孤伶伶的一個人,不由膽破魂奪。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向今天這種大西北雨的序幕前奏,可名為惡魔與妖巫之出世。正當人們籠罩在這樣恐怖的景象中,膽已破魂已奪之際,接著便是閃電纏身,霹靂壓頂,在荒野中的人,此時沒有一個不是被震懾得氣脫萎頓,匍匐不能起的。好在再接著便是大雨滂沱,再看不見滿天張牙舞爪的黑怪,而閃電與霹靂仍肆虐不已,卻多少為雨勢所遮掩,於是匍匐在地的失魂者,便在雨水的不斷澆淋下,漸漸地蘇醒,而閃光與雷聲也愈來愈遠,轉眼雨過天青,太陽又探出了雲端,樹葉上、草上閃爍著無邊亮晶晶的水珠,一場大西北雨便這樣過去了。你說這是戲劇不是戲劇?         因為是在家屋附近,又為了趕工,直待到閃電與霹靂左右夾擊,前後合攻,我才逃進屋裡。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誰也不能逞英雄,因為此時在天地之間除了它是英雄之外,不准有第二個人是英雄。此時它是無敵的大主宰,任何人都不能不懾服。牛群在原野上狂奔,羊群在哀哀慘叫,樹木在盡力縮矮,那個敢把手舉得最高,頭伸得最長,定立時被劈殺。         一場為時一小時的大西北雨,到底下了幾公釐的水,雖然沒做過實驗,只覺好像天上的水壩在洩洪似的,是整個倒下來的。每一雨粒,大概最小還有姆指大,像這樣大的雨粒,竹葉笠是要被打穿的,沒有蓑衣遮蔽,一定被打得遍體發紅。但是本地原是山洪沖積成的沙石層,滲水極快,無論多大多長久的雨,縱使雨中行潦川流,雨一停,便全部滲入地下,登時又見灰白色的石灰地質,乾淨清爽,出得門來,走在堅硬的庭面路上,一點兒也不沾泥帶水;這是我酷愛這一帶旱地,而不喜歡外邊水田田莊的理由。         終於雷聲愈來愈遠,電光只在遙遙的天邊橫掃。太陽又出來了,一片清新的空氣、鮮潔的色彩,彷彿聽見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羊人之歌。 1.課文分析資料: 字距範圍 總字數 (C)

[國文教學]畫的哀傷

2020/12/31最後一堂課-畫的哀傷 週二第一堂課,讓學生分段自行閱讀,圈出生難詞,彼此分享用詞彙策略猜測意義。然後解析岡本、志村、作者(其實這篇是第一人稱,所以岡本就是作者,但學障孩子們通常會認為是三個不同的人,所以得先討論故事中人物)的關係,並引導學生發表想法且用文本意義來佐證。 接著週三我出門開會,同事幫我代課,用6W法分析故事發生的時間,也解析課文中的兩個事件--學生畫展和河邊的寫生,分析主角的行動、衝突、結果。 同事說,學生們很妙,竟然找出這個故事並不是發生在中學時期,其證據是:文章後面有寫,岡本到城裡念中學,而志村輟學。表示這件事(故事主軸)並不是中學時期發生的。 週四,我們接著把第二個事件的行動--衝突討論出來。 學生知道,岡本的“行動”是去買粉彩筆,衝到河邊要畫圖,卻發現志村早就在河邊畫畫了。他原先要畫風景,最後決定要畫志村。 然後我問三個學生:為什麼岡本要去買粉彩筆? 學生很快答出:因為他嫉妒志村,想要開始學粉彩畫。 接著我再問:那麼為什麼他選擇要畫志村呢?他明明可以畫山、畫水、畫天空啊? A生說:因為志村已經在畫風景和水車了,他不想跟志村一樣,這樣子會比不過他。 B生說:因為學生畫展時,志村畫的是哥倫布肖像畫,岡本想要跟志村比,只能畫肖像。 C生說:因為眼前的風景很美,志村的表情很寧靜,他才想畫志村(她舉出課文內描述風景的段落)。 我蠻喜歡這三個答案的,各自都有各自的推論和看法,彼此又都不衝突。孩子們抓到了岡本想跟志村互別苗頭的微妙情緒,也看到了那個午後河邊的美景。 蠻好的共學經驗。

我的母校--彰化女中

    新年的時候,跟朋友聚會。D和K照例聊到一些麻辣的話題,由於內容屬於晚上十一點之後才能播出的尺度,在場D的朋友越聽越坐立不安,我連忙喊著要畫出限制級的座位區來。整個是一個好笑!     不過這幾年和朋友聊到這些關於「女人」的話題,我才深深發覺,我的高中教育給我多徹底的影響。     這樣說,似乎有點詭異,且聽我緩緩道來。     我讀的是女校,當時進入彰化女中,這所以升學為主的高中,本以為會像國中一樣,就是唸書、唸書、唸書,不過這卻是我腦海中唯一教學正常化的升學學校。高一、高二所有課程都正常教學,沒有什麼借不借課的問題,國中還有考不到幾分就打幾下的事情,在彰女裡,每學期安排的週考如果考不好,老師只有發表一下感言,那是我第一次感覺:考得不好是我自己的事情,唸書必須自我要求。     除此之外,最讓我激賞的,是藝能科目:軍訓護理、音樂、美術、和家政課。影響我很深的,應該就是軍訓和護理課吧!我不知道其他人高中的軍訓護理怎麼上的?不過我真的很愛當時的軍訓和護理課。     當初社會上出版了一本預言式的書籍:1995閏八月,內容是講到每逢閏八月的年度會發生許多歷史大事,於是作者預言該年大陸會攻打台灣,並將台灣收歸。加上當時大陸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鬧得台灣人心惶惶,一度還囤積米糧,預備戰爭。     我們軍訓教官整理了兩岸的軍備,並且精闢地講解兩岸的軍事重點是什麼?教官還很肯定地告訴我們:中共絕對不會武力犯台,因為他們要的是一個「經濟蓬勃發展的台灣」,一旦引起戰爭,台灣的經濟必然衰敗,就算取得了台灣,對於大陸而言,一點用也沒有……云云。     這一堂課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護理課呢,則是每年都讓我學習良多。每年護理老師都會外聘專任的老師,到校來教我們一些有關女性護理的問題。     高一是內衣和女性護理,高二是衛生棉、衛生棉條的使用和衛生保健,高三則是化妝品的使用。在那之前,幾乎沒有老師會跟我們聊到這方面的話題,也或許當時的民風就是如此,這些話題是禁忌。     除了這些課之外,也許是女校的關係,所有的老師上課上到累了,總會開始跟我們哈拉。哈拉的話題從文學到國家大事、從做人處事到以後嫁人選老公的要點、從預防性騷擾到懷孕的恐怖情形,老師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回到最先的話題,為啥我會有這種感觸呢?     當天我們聊到女性陰道事實上只有前面三公分有感覺,後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