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屏風表演班】合法正義 2009/11/28@台中中山堂






    印象中應該是1128日這個日期沒錯。明明答應了會寫,也想寫,偏偏卻拖搞拖了半年以上,我只能說:路平,我真的對不起妳阿~~~囧>



    第一次看屏風的戲,其實是衝著寶哥跟國修哥看的。上一部看寶哥的戲,是「公寓春光」,國修哥的戲倒是一部也沒看過,這次就是打算看兩大巨頭好好飆戲。



    不過,老實說,我有一點失望。



    一樣先從劇本說起吧!



合法犯罪是個推理劇,故事發生在一家破落的遊樂世界裡面。刑警李正修(李國修飾)和顧天寶(顧寶明飾)是兩個長期合作的夥伴,兩人計畫在寶哥退休前攜手破了「梅花幫毒品案」,循著線索到了奇幻世界遊樂園。



案件發生在奇幻世界遊樂園,這篇文章有蠻中肯的介紹和見解,我的意見大致上跟他相符(謎之音:那妳寫這一篇,不全都是廢話嗎?)。



 



如果要細講,在劇本上,我覺得衝突性弱了一點。李國修飾演的刑警,照理來說應該是一個剛正不阿的角色,這樣在後段中跟寶哥的對手戲精彩度才會拉高。但是在前段的鋪陳中,看不太到他「剛正不阿」的部份,幾乎都在鋪陳他的「推理能力」。也因此,在後段跟寶哥的對手戲就顯得有點弱了。



如果說沒有鋪陳,倒也不是。在前段可以看到面對妹妹葳葳違反交通規則(紅線停車),葳葳一撒嬌,哥哥完全繳械投降。用此來鋪陳後段為了妹妹的幸福,李正修可以拋棄自己的原則,這是合理的。但總覺得最後一段的對戲,有點失焦了。



如果編劇的重點是在推理,這部戲的推理劇情在中上,就劇情來說不是上乘作品,但是舞臺效果真的很棒。但若編劇的重點在兩位刑警對「正義」的反覆辯證、內心掙扎,總覺得鋪陳是不夠的。不只前段的鋪陳不夠,連後面寶哥和修哥兩人在山洞裡的精彩對戲,都有種「蛤,這麼快就被說服了,你的正義感呢?」那種無以名狀的違和感。寶哥的表演很讚,但表現出來的掙扎不夠,台詞太快、情緒也太快了;修哥雖義正詞嚴的教訓了寶哥一頓,說得非常冠冕堂皇,還以為他要揪寶哥去自首了,沒想到下一幕就換成他在說服小杰放過寶哥。



節目冊上轉載自第201期「PAR表演藝術雜誌」裡面,有講到編導黃致凱寫這一部戲的信念企圖擴展情感層面,揉合理智與情感間的人性掙扎,大膽推出「充滿謊言,但具備啟示性」、「洞穿台灣『真相』全為『假象』」的台灣味黑色推理喜劇。



如果就編劇的企圖心來說,他的確有企圖呈現出台灣社會那種彼此包庇的官場文化,然而跟前面的推理劇情結合起來,就有點不太搭嘎。想要訴說道理的氣味太濃厚了,有種野心太大,顧此失彼的感覺。



對於兩位老將的表現,只能說在預料之中,不至於太過驚艷。然而對於狄志杰所飾演的小杰,還真的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從上半場的搞笑,到下半場發現長官的包庇,狄志杰的表現不煽情,恰如其分的展現出角色的內心衝突。最後一幕攻堅,當報紙閃出警察狄志杰因公殉職時,一種莫名的黑暗氣氛散開了。走出劇場,我妹問我:「妳覺得那真的是因公殉職嗎?」老實說,我很難肯定。人性的自私貪婪,的確很可能藉機將知道秘密的人解決掉,但前段鋪陳不夠,我不能肯定李正修是否是這種自私自利的偽君子?



在演技方面,我也要黑特一下。為什麼最重要的角色,要交給小蜜桃姊姊?解謎的樂趣少了一半,絕對是她刻意的啜泣引起的。這部份我覺得導演可以多加要求。



 



整體而言,我對於這齣戲的舞台設計和嘗試,給予很高的評價。整體舞台效果的呈現,真的讓人恍若置身於遊樂園,透過場景、燈光的轉換,也讓觀眾瞬間將視角轉為主觀鏡頭,鬼屋內螢光點點,佈滿了微量跡證,如同CSI影集一般,這是該給予鼓勵的。



不過此種手法還是不要常用為妙。舞台劇本身就是直接跟觀眾接觸,觀眾想要看的是台上最真實的呈現,就算是落詞,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本劇使用了預錄影片,呈現演員們坐大怒神、急流泛舟等遊樂器材的臨場感,那種真實感就失了幾分。我肯定這齣舞台劇用這種呈現方式,非常有趣。但是這種手法多來幾次,我可能就不想買票進場了。



 



以上是個人淺見,雖然多所評論,但這部舞台劇不管是推理的趣味、舞臺效果、演員的表現都在水準之上,頗值得一看,推薦給大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文教學】國二上-田園之秋選/詞彙

田園之秋選  作者:陳冠學 【課文】    九月七日         摘了一整天的番薯蒂。         下午大雨滂沱,霹靂環起,若非蕃薯田在家屋邊,近在咫尺,真要走避不及。低著頭一心一意要把蕃薯蒂趕快摘完,霎時間,天昏地暗,抬頭一看,黑壓壓的,滿天烏雲,盤旋著,自上而下,直要捲到地面。這種情況,在荒野中遇到幾回。只覺滿天無數黑怪,張牙舞爪,盡向地面攫來。四顧無人,又全無遮蔽,大野中,孤伶伶的一個人,不由膽破魂奪。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向今天這種大西北雨的序幕前奏,可名為惡魔與妖巫之出世。正當人們籠罩在這樣恐怖的景象中,膽已破魂已奪之際,接著便是閃電纏身,霹靂壓頂,在荒野中的人,此時沒有一個不是被震懾得氣脫萎頓,匍匐不能起的。好在再接著便是大雨滂沱,再看不見滿天張牙舞爪的黑怪,而閃電與霹靂仍肆虐不已,卻多少為雨勢所遮掩,於是匍匐在地的失魂者,便在雨水的不斷澆淋下,漸漸地蘇醒,而閃光與雷聲也愈來愈遠,轉眼雨過天青,太陽又探出了雲端,樹葉上、草上閃爍著無邊亮晶晶的水珠,一場大西北雨便這樣過去了。你說這是戲劇不是戲劇?         因為是在家屋附近,又為了趕工,直待到閃電與霹靂左右夾擊,前後合攻,我才逃進屋裡。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誰也不能逞英雄,因為此時在天地之間除了它是英雄之外,不准有第二個人是英雄。此時它是無敵的大主宰,任何人都不能不懾服。牛群在原野上狂奔,羊群在哀哀慘叫,樹木在盡力縮矮,那個敢把手舉得最高,頭伸得最長,定立時被劈殺。         一場為時一小時的大西北雨,到底下了幾公釐的水,雖然沒做過實驗,只覺好像天上的水壩在洩洪似的,是整個倒下來的。每一雨粒,大概最小還有姆指大,像這樣大的雨粒,竹葉笠是要被打穿的,沒有蓑衣遮蔽,一定被打得遍體發紅。但是本地原是山洪沖積成的沙石層,滲水極快,無論多大多長久的雨,縱使雨中行潦川流,雨一停,便全部滲入地下,登時又見灰白色的石灰地質,乾...

我的母校--彰化女中

    新年的時候,跟朋友聚會。D和K照例聊到一些麻辣的話題,由於內容屬於晚上十一點之後才能播出的尺度,在場D的朋友越聽越坐立不安,我連忙喊著要畫出限制級的座位區來。整個是一個好笑!     不過這幾年和朋友聊到這些關於「女人」的話題,我才深深發覺,我的高中教育給我多徹底的影響。     這樣說,似乎有點詭異,且聽我緩緩道來。     我讀的是女校,當時進入彰化女中,這所以升學為主的高中,本以為會像國中一樣,就是唸書、唸書、唸書,不過這卻是我腦海中唯一教學正常化的升學學校。高一、高二所有課程都正常教學,沒有什麼借不借課的問題,國中還有考不到幾分就打幾下的事情,在彰女裡,每學期安排的週考如果考不好,老師只有發表一下感言,那是我第一次感覺:考得不好是我自己的事情,唸書必須自我要求。     除此之外,最讓我激賞的,是藝能科目:軍訓護理、音樂、美術、和家政課。影響我很深的,應該就是軍訓和護理課吧!我不知道其他人高中的軍訓護理怎麼上的?不過我真的很愛當時的軍訓和護理課。     當初社會上出版了一本預言式的書籍:1995閏八月,內容是講到每逢閏八月的年度會發生許多歷史大事,於是作者預言該年大陸會攻打台灣,並將台灣收歸。加上當時大陸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鬧得台灣人心惶惶,一度還囤積米糧,預備戰爭。     我們軍訓教官整理了兩岸的軍備,並且精闢地講解兩岸的軍事重點是什麼?教官還很肯定地告訴我們:中共絕對不會武力犯台,因為他們要的是一個「經濟蓬勃發展的台灣」,一旦引起戰爭,台灣的經濟必然衰敗,就算取得了台灣,對於大陸而言,一點用也沒有……云云。     這一堂課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護理課呢,則是每年都讓我學習良多。每年護理老師都會外聘專任的老師,到校來教我們一些有關女性護理的問題。     高一是內衣和女性護理,高二是衛生棉、衛生棉條的使用和衛生保健,高三則是化妝品的使用。在那之前,幾乎沒有老師會跟我們聊到這方面的話題,也或許當時的民風就是如此,這些話題是禁忌。     除了這些課之外,也許是女校的關係,所有的老師上課上到累了,總會開始跟我們哈拉。哈拉的話題從文學到國家大事、從做人處事到以後嫁人選老公的要點、從預防性騷擾到懷孕的恐怖情形,老師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回到最先的話題,為啥我會有這種感觸呢?     當天我們聊到女性陰道事實上只有前面三公分有感覺,後面完...

彰女的住宿生活(一)

最近看到一個節目,在show明星以前的稚氣模樣,找出了蔣偉文當初拍歐蕾「小阿姨」廣告的樣子。花花非常驚訝,更驚訝的是我竟然完全沒看過這一個名聞天下的廣告。 細聊,才知道這一個廣告風行的時間,剛好是我的高中時期。 我高一下就住校了,剛開始還是住舊的宿舍,沒多久搬到五層樓的新宿舍,我們算是第一批啟用新宿舍的學生。 住宿生活其實很無趣,但是年紀小小的我們,卻可以在其中找出萬般樂趣來。 五點下課,一直到七點晚自習前,我們有兩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可以更衣沐浴,可以看電視,也可以出去逛街。 然後七點一到,大家到各班教室報到,晚自習開始。 九點宿舍集合,教官點名,九點半回到宿舍繼續自習,一直到熄燈時間。 這樣的規律、無干擾的生活,成了當初我考大學的助力。生命中似乎只有「怎麼偷偷在熄燈時間,跑出來多背一點單字,而且不讓教官發現」這樣的困擾。 彰女的宿舍乾淨而清爽,一個寢室住六個人,宿舍內備有一個廁所。當初每天早上我們都要晨檢,寢室內務比照軍中制度,雖然沒要求要折豆腐乾,但是被褥整齊乾淨、桌上不准有私人物品,是最基本的要求。 住宿生活影響我很大,在住宿之前,我也是一個電視兒童。從彰女住宿之後,我其實不太愛看電視,遇到不好看的節目,我不會拼命轉台,而是直接關掉。之後在外地教書四年,有三年時間我是壓根不碰電視,那真的節省了很多時間。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宿舍餐廳開始營業。所以所有的住宿生都要在餐廳解決三餐,以往還可以賴床一下子,開伙之後,每一個人都要準時到餐廳報到—吃早餐。連中餐、晚餐都是。 當時年紀小,不懂得抗議什麼的,而且廚工媽媽其實煮的相當好吃。所以我很樂意從教室長途跋涉到地下餐廳,跟其他七個人併桌吃飯。偶爾,廚工媽媽心情好,把前幾天的剩飯炒成蛋炒飯端出來,很多同學搶阿,常常讓我覺得好玩。 離開電視、掌握自己生活的步調;合桌吃飯,照顧同桌的同學,保持良好的餐桌禮儀;和室友和睦相處,培養很深厚的感情。 這些東西,是我那幾年印象深刻,且內化、深植於生命中的教育。 PS:至於鬼故事和趣事什麼的,留待下次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