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大前研一
出版社:商周出版
ISBN:9861247319
出版日:2006.10.16
第二章 中下階層時代的企業策略
由於日本經濟社會的重新整合,中產階級崩潰,導致目前日本的百貨業門可羅雀。大前舉美國經濟的例子,說明美國早就進入M型社會的的結構變化。從美國零售業營業額排行的變化,大前舉出兩種因應中下階層社會的企業策略。
1. 憧憬自由之丘
(自由之丘是日本的高級住宅區,指以低廉的價格買到如同自由之丘販賣的高級品)
為了讓營業額成長,就是獲得市場最大客層—中下階層客人的青睞。讓大多數住不起高級住宅區,享受不起奢華品的顧客,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買到優質商品。
如:
1.自然廚房—百元商品專賣店,品質高。
2.大創百貨—百元商品專賣店,品質略低,但通路寬廣。
3.ZARA—成衣服飾業,發源於西班牙,全球有3000家分店,在日本業績驚人。商品質感高,價格低,製程非常有效率(1-3週出貨),而汰換速度也快(3周貨品全部出清),囤貨很少。
4.愛莉絲‧大山—可換衣的沙發,沙發價格降低,沙發套一個7000-8000日圓,創造許多商機。
5.東橫INN—商務飯店,經理人是家庭主婦,減少了人事成本,提供客人如同高級大飯店的同級服務,但住宿費用僅7000-8000日圓,與商務飯店相差無幾。
2. 新奢華(New Luxury)
相對於憧憬自由之丘的「價格中下,感覺中上」,新奢華的特徵則是「價格中上,感覺也中上」。但是新奢華鎖定的目標客層是中下階級。
這些商品如:Pierro沙拉醬、健康econa食用油、喜見逢Haagen Dazs冰淇淋,提供中下階層的顧客偶爾奢侈一下的想法。
大前提供了四個行銷策略,讓企業思索如何面對目前中下階層為主的消費市場。
1. 在低價格型態中,加入附加價值:並非追求低價就好,例如自然廚房,雖是百元商品,但堅持使用天然素材營造自然感。
2. 重視「實用性」甚於「固定性」:在固定商品(如汽車)中加入實用性、機能性。例如高級小型車。
3. 讓庫存流動、增加消費:增加消費者的選擇項目,讓生命周期較長的商品產生流動。如可換衣沙發、租車業、租屋業。
4. 活用IT(資訊科技產業):善用網路或通訊媒體,可以提昇業務效率、壓低人事成本、店鋪成本,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與台灣比較:
目前台灣也有大創百貨等日系商品。而說真的,他提出的兩項消費行為,我個人都有過(買低價但質感好的產品、花錢買高價產品—鞋子) 。我個人認為他提出的企業策略是很好的,不僅是M型社會適合而已。
第三章 中下階層的意識改革
大前分析了日本人的消費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省思。
1. 購屋信仰?
日本執著的「購屋信仰」其實就是自認為社會的中產階層意識下的產物。事實上經過計算,買一棟在通勤時間一個半鐘頭的房子(5000萬),包含利息在內約7000萬日圓(以匯率和物價指數換算,約台幣700萬元左右)。而租一個房子在通勤時間半小時內,每個月租金12萬日幣,上班族約30年的工作年數,房租約4320萬元。選擇租屋的人還盈餘了2500多萬。
2. 購車需求?
住在都市的人,除了不需要買屋之外,也不需要買車子。多運用大眾運輸工具,需要車子的時候再租車來使用。這些省下來的錢可以拿來充電,上一些MBA課程,可以讓自己能力增加,更有加薪的本錢。
3. 孩子的教育經費?
大前認為孩子需要的並非補習費,那些繳交高額稅金的企業經營者,沒有一個是自一流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一流企業工作的。學子把時間花在補習班上,下課後吃便利商店的便當、速食麵解決三餐,對身體成長和腦部發育是一種嚴重的傷害。
父母與其無意義的讓孩子補習,不如省下錢來,多花時間和孩子對話,分享自己在社會上的經驗。不管是學校或補 習班 老師,都無法教導孩子人生的意義與生活方式,因為學校裡的老師通過教師鑑定獲得錄取之後,即認定了這個「鐵飯碗」,這些老師的社會經驗值等於零。一個不曾被社會狂風巨浪吞噬、不曾受上司欺負、不曾被同事打壓、不曾謂轉業而煩惱的人,當然無法教孩子認清人生的意義與生活的方式。(P.157)
這種父親把教育包給母親,母親把教育包給補習班的方式,是最糟糕的。
4. 偏見讓生活變得貧瘠
日本人對食物有一種偏執的狂熱。小黃瓜彎曲不買,草莓大小不一不買,水果甜度未達頂標不買,牛肉沒有像大理石的油花不買,台灣外銷的家具抽屜底部有瑕疵不買。
事實上,草莓、小黃瓜、水果類沒達標準,還是可以吃;牛肉有大理石油花,在澳洲以「脂肪含量多,有礙健康」的理由禁止販售;台灣外銷的家具行遍全球,瑕疵品再美國可以打七折販售,在日本卻得賠本收回,所以台灣高價家具不敢進入日本的市場。
5. 日本人的國產信仰
日本人對本土產的食品、製品有莫名的狂熱。許多農產品其實根本產地就在中國、澳洲、韓國……。只是在進口之後,在日本本地養個一個月,就可以冠上國產的名字,價格翻上好幾倍。
對以上的觀念多所省思,就可以知道開放市場,可以讓日本人買到品質更好,但價格更便宜的貨品。
省思:
1. 被日本美食節目洗腦久了,總是對著料理東西軍流口水,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其實很多飲食習慣是台灣對了,日本錯了。佐賀的超級阿嬤也說,小黃瓜彎彎的也一樣好吃。在飲食這一塊,台灣的接收度比日本好很多,但是在檢疫方面,日本比台灣嚴謹很多,是台灣應該學習的目標。
2. 市場開放了,也許價格更便宜了。但是很多商品用沒多久就壞了,時間一久才發現,日系產品的保固做得真的很棒。我不認為全面開放大陸商品是件好事,但是有了競爭的確會讓企業更加警醒。
3. 台灣目前很多產業代工做得很棒,品質也有一定保證(也許有大陸這個代工廠墊底,才能顯現出我們的好)。臺灣人缺乏的,其實是像日本的這樣的自信,認定國產的才好,全力支持國貨。因為過度缺乏自信和行銷概念,所以讓許多好的產品外流,經銷權被國外廠商簽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