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外展教育 讓生命視野更上一層樓 |
歐陽台生 |
孩子不應該只在學業成績表現優異時才自我肯定,帶領孩子到自然界裡去學習,合作完成一段旅程,更能幫助他們培養出積極面對生命的力量。 外展教育(Outward Bound) 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當時英國海軍軍官一上船就陣亡的比率過高,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英國特別聘請猶太籍的漢克(Kurt Hahn)協助規畫一連串的外展教育課程。這些海軍軍官在歷經三個月的山區外展訓練後,回到船艦上,傷亡比率果然大幅降低。於是,英國開始將外展訓練的課程藉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 School)向全世界各地推廣,如今,它不但在青少年的外展教育上有相當豐碩的成效,也協助了許多行為偏差的孩子。 外展教育的意涵 我一直覺得臺灣的孩子普遍缺乏外展教育的機會,就算學校舉辦戶外教學,也只是到一些景點走馬看花,或是讓某個團體來承接業務,辦一些大地遊戲,二到三天後,孩子們又坐遊覽車回到學校,他們並未真正在自然界中學習到什麼。 外展教育應該是帶領孩子到自然界中學習,讓他們背著全部行囊,完成一段旅程,如:去攀登一座高山或健行一條原始的山徑(如古道)。活動前,需要體能訓練,找好相關資料、設計行程,還得自行採購糧食、準備所有的裝備。過程中,他們輪流擔任領導者,自己搭帳棚、自行炊事、互相分工與照顧;還要面對大自然給予的一切考驗,如下雨、颳強風、有毒植物與昆蟲、毒蛇、野獸等的侵襲。他們的身體會經歷各種程度的疲勞與疼痛,心理也要承擔不同程度的不舒服感,他們必須接受自然界給予的所有考驗。 克服考驗 發揮各別專長 外展教育施行過程中,孩子自然會產生溝通、領導、協調、分工與分享的機制;他們將從中了解衝突事件的處理方法,藉由「溝通與協調」來達成平衡和信任的關係;藉由「領導」學習帶領人的技巧;用「分工」使每一個人在隊伍中都有其扮演的角色。如此,每個人都有存在的重要性,孩子會懂得「分享」彼此的喜樂與哀傷。 經過數天的共同奮鬥後,大夥一定會像一家人般親密的回到現實學校生活。回到學校後,不論是在課業上或情緒上,將更能彼此幫助、互相關懷。這些能力又豈是書本上能給他們的? 在自然界的考驗裡,師長也能發現每個孩子的特性,例如:有的孩子天生就具有領袖特質,有些孩子非常有耐心,有些孩子非常有愛心,有的孩子是自然的寵兒,當然也有孩子是沒有耐心、脾氣暴躁、不合群的。重要的是,當大夥一起生活,一起努力後,每一個人也經由了解彼此的特性,自然而然接納一些特別的同學。 走出教室 肯定另一種英雄 我在「全人實驗高級中學」(它是體制外的學校)帶領全校的「登山教育」,就是在進行外展教育。我在登山的課程設計裡放入組織、溝通、領導、協調、分工與分享的機制,讓每個參與的孩子都能成為活動的主角,顯現各別專長。其中一個豐碩的收穫是發現一些原本在學校、教室學習表現不搶眼的孩子,反而在登山過程中表現得特別出色,他們找到了成就感與自己生命的目標。尤其在他們出力協助許多體力不濟的同學,回到學校後,受到同儕另眼相看,獲得變成「登山英雄」的自我肯定。 長久以來,臺灣總是以書讀得好壞來定位孩子是「好孩子」或「壞孩子」,這是社會的損失,因為我們必須不斷承擔有壞分子的生成。在教育過程中,我們忽略了孩子潛藏在課業成績外的能量,我真心期望,能讓外展教育在各級學校推展,讓擁有不同專長的孩子,也能找到他們的成就感與生命的正面力量。何況臺灣得天獨厚,擁有如此多的山與海域,更該多加利用。 |
(95年6月12日刊登) |
田園之秋選 作者:陳冠學 【課文】 九月七日 摘了一整天的番薯蒂。 下午大雨滂沱,霹靂環起,若非蕃薯田在家屋邊,近在咫尺,真要走避不及。低著頭一心一意要把蕃薯蒂趕快摘完,霎時間,天昏地暗,抬頭一看,黑壓壓的,滿天烏雲,盤旋著,自上而下,直要捲到地面。這種情況,在荒野中遇到幾回。只覺滿天無數黑怪,張牙舞爪,盡向地面攫來。四顧無人,又全無遮蔽,大野中,孤伶伶的一個人,不由膽破魂奪。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向今天這種大西北雨的序幕前奏,可名為惡魔與妖巫之出世。正當人們籠罩在這樣恐怖的景象中,膽已破魂已奪之際,接著便是閃電纏身,霹靂壓頂,在荒野中的人,此時沒有一個不是被震懾得氣脫萎頓,匍匐不能起的。好在再接著便是大雨滂沱,再看不見滿天張牙舞爪的黑怪,而閃電與霹靂仍肆虐不已,卻多少為雨勢所遮掩,於是匍匐在地的失魂者,便在雨水的不斷澆淋下,漸漸地蘇醒,而閃光與雷聲也愈來愈遠,轉眼雨過天青,太陽又探出了雲端,樹葉上、草上閃爍著無邊亮晶晶的水珠,一場大西北雨便這樣過去了。你說這是戲劇不是戲劇? 因為是在家屋附近,又為了趕工,直待到閃電與霹靂左右夾擊,前後合攻,我才逃進屋裡。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誰也不能逞英雄,因為此時在天地之間除了它是英雄之外,不准有第二個人是英雄。此時它是無敵的大主宰,任何人都不能不懾服。牛群在原野上狂奔,羊群在哀哀慘叫,樹木在盡力縮矮,那個敢把手舉得最高,頭伸得最長,定立時被劈殺。 一場為時一小時的大西北雨,到底下了幾公釐的水,雖然沒做過實驗,只覺好像天上的水壩在洩洪似的,是整個倒下來的。每一雨粒,大概最小還有姆指大,像這樣大的雨粒,竹葉笠是要被打穿的,沒有蓑衣遮蔽,一定被打得遍體發紅。但是本地原是山洪沖積成的沙石層,滲水極快,無論多大多長久的雨,縱使雨中行潦川流,雨一停,便全部滲入地下,登時又見灰白色的石灰地質,乾淨清爽,出得門來,走在堅硬的庭面路上,一點兒也不沾泥帶水;這是我酷愛這一帶旱地,而不喜歡外邊水田田莊的理由。 終於雷聲愈來愈遠,電光只在遙遙的天邊橫掃。太陽又出來了,一片清新的空氣、鮮潔的色彩,彷彿聽見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羊人之歌。 1.課文分析資料: 字距範圍 總字數 (C)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