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聯絡處
老貓
================================
開年以來老婆大人忽然發狠,上網找了日文家教,每周兩天,開始補起了日文課。年輕的玲子老師是來台學中文的日本人,有一天她帶來自己國中時代「國語」(也就是日文)課本的輔助教材。
老婆大人翻開書本,嚇了一跳:一本日本國中生的「國語」教材,結果有六分之一在講漢文(見下,點圖可以放大),有人物,有典籍,有思想家,有文學家,還有古文導讀,選詩解說。
width="100%" />
我不禁想起前一陣子大家吵得熱鬧非凡的文言文問題。
文言文爭議吵了一年多,看起來還會繼續吵下去沒完沒了。這個議題糾纏在本土化、去中國化、全球化(學英文不是更重要嗎?)、統獨和教改的泥淖裡,我們大概永遠不可能有任何共識。所以本文也沒興趣要跟誰辯論,只是紀錄一下自己的思考。幸好這個議題現在已經很冷了,也許有助於我們大腦冷靜一點。
※ ※ ※
在二十一世紀的此刻,我們週遭還有人在寫文言文嗎?你的生活、作息、上班、看電視、讀小說,還需要對付文言文嗎?離開學校以後,有多少人在剩下的人生裡,有超過百分之一的機率會撞上一篇文言文?並且還非得讀完它、看懂它呢?
我想是沒有。
我們的生命裡,只有在學校裡短短的幾年時間,有幸讀幾篇文言文,畢業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接觸了。文言文跟我們的緣分很短,短到似乎即使你從沒學過,一點也不妨礙你成為高貴且有教養的人。就像許多人沒上過學,大字不識,也不妨礙他可以成為高貴而有教養的人一樣。
讀書,識字,懂文言文,跟高貴與否沒什麼關聯,事實上書讀得越多,做壞事的能力反而越強。那麼我們要因為這個緣故一把火燒掉所有藏書,絕聖棄智,讓大家重返結繩記事的年代嗎?當然沒有人會這麼反智。
文字是一種工具,讓你記錄當下的心智活動,並且跨越時空,傳達到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方,撞擊你根本不知道他是誰的人。文言文同樣也只是一種工具,一種讓當代中文讀者可以穿越時空、「尚友古人」的東西。
懂得白話文,你可以看書,讀報,上網,享受哈利波特的情節,但是懂得文言文,你的知識範圍就可以包括老子、莊子、孔子、史記、三國、唐詩宋詞......認識那兩三千年裡各種奇才異能之士。
那裡有博愛也有殺戮,有占卜也有非命,有半部論語也有千金要方;那裡保留著幾百個世代賢駑智愚的人類,盡力活過、想過、掙扎過的痕跡。
當然,不認識那些,一點也不妨礙我們歌照唱、卡照刷、日子照過。然而這些古老的經史典籍所形塑的世界,畢竟跟我們共同生活了千百年,我們的思想、禮俗、節慶、儀祭、典故、世界觀、座右銘、神話傳說,表面上可能看不出特別來歷,但追蹤起來,你總會回到那個龐大的、靜默的、古典的世界。
在哈利波特的情節裡,巫術世界平行在麻瓜世界之外,麻瓜不需要巫術,也不用咒語,每天過著自足的生活,完全可以對魔法世界無所感覺,但如果你穿過倫敦王十字車站九又四分之三號月台,你的世界就再也不同了。
古典的文化世界也一樣,雖然你可以完全無所感,但是那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是我們這個現存世界古老的源頭。
對那個世界多認識一分,你的知識疆界就比別人遼闊一寸,而同時你對我們存身世界的理解,也多了一層歷史的縱深。更重要的是,你認識得越多,你會越謙卑;多少磨難沒有人經歷過呢?多少人生智慧沒有人傳述過呢?多少歷史的教訓沒有人省察過呢?
知識和眼界是智慧的基礎,透過文言文這樣的工具,你可以在一個平行的、靜默的宇宙裡,找到飽滿的知識和眼界(當然也包括愚昧和無知,但那也算是眼界的範圍)。
文言文並不是用來讓作文文筆優美用的,文言文是讓我們體會思想,培養視野,訓練洞察力,尋找精神上的啟蒙用的。有見識的人才寫得出好文章,不然也只是堆砌的詞藻罷了(別以為文言世界只能教養一種人,塑造唯一的觀點)。
無論我們願不願承認,我們大部分人的文字、語言、家族姓氏、宗族祭祀、鬼神傳說、飲食器物,淵源都來自那裡。包括你能讀懂這篇文章,也是因為那個古老的世界曾經存在。
對歐美的讀書人而言,希臘、羅馬是他們不分種族共同的文化遺產;對日本人而言,漢字文化是他們必須認識的文化傳統。那麼對台灣人呢?
我們非常幸運,生在台灣,只要多花一點力氣,就能夠掌握一把入門的鑰匙,看飽幾千年文明的興衰。
學英文不會讓我變成美國人,學日文不會讓我的老婆大人變成日本人,學古埃及文不會讓你變成古埃及人,同樣的學文言文也不會讓我們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如果有人想因此變異國籍,那不是異國太好,而是我們為淵驅魚的人太多。
老貓
================================
開年以來老婆大人忽然發狠,上網找了日文家教,每周兩天,開始補起了日文課。年輕的玲子老師是來台學中文的日本人,有一天她帶來自己國中時代「國語」(也就是日文)課本的輔助教材。
老婆大人翻開書本,嚇了一跳:一本日本國中生的「國語」教材,結果有六分之一在講漢文(見下,點圖可以放大),有人物,有典籍,有思想家,有文學家,還有古文導讀,選詩解說。
width="100%" />
我不禁想起前一陣子大家吵得熱鬧非凡的文言文問題。
文言文爭議吵了一年多,看起來還會繼續吵下去沒完沒了。這個議題糾纏在本土化、去中國化、全球化(學英文不是更重要嗎?)、統獨和教改的泥淖裡,我們大概永遠不可能有任何共識。所以本文也沒興趣要跟誰辯論,只是紀錄一下自己的思考。幸好這個議題現在已經很冷了,也許有助於我們大腦冷靜一點。
※ ※ ※
在二十一世紀的此刻,我們週遭還有人在寫文言文嗎?你的生活、作息、上班、看電視、讀小說,還需要對付文言文嗎?離開學校以後,有多少人在剩下的人生裡,有超過百分之一的機率會撞上一篇文言文?並且還非得讀完它、看懂它呢?
我想是沒有。
我們的生命裡,只有在學校裡短短的幾年時間,有幸讀幾篇文言文,畢業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接觸了。文言文跟我們的緣分很短,短到似乎即使你從沒學過,一點也不妨礙你成為高貴且有教養的人。就像許多人沒上過學,大字不識,也不妨礙他可以成為高貴而有教養的人一樣。
讀書,識字,懂文言文,跟高貴與否沒什麼關聯,事實上書讀得越多,做壞事的能力反而越強。那麼我們要因為這個緣故一把火燒掉所有藏書,絕聖棄智,讓大家重返結繩記事的年代嗎?當然沒有人會這麼反智。
文字是一種工具,讓你記錄當下的心智活動,並且跨越時空,傳達到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方,撞擊你根本不知道他是誰的人。文言文同樣也只是一種工具,一種讓當代中文讀者可以穿越時空、「尚友古人」的東西。
懂得白話文,你可以看書,讀報,上網,享受哈利波特的情節,但是懂得文言文,你的知識範圍就可以包括老子、莊子、孔子、史記、三國、唐詩宋詞......認識那兩三千年裡各種奇才異能之士。
那裡有博愛也有殺戮,有占卜也有非命,有半部論語也有千金要方;那裡保留著幾百個世代賢駑智愚的人類,盡力活過、想過、掙扎過的痕跡。
當然,不認識那些,一點也不妨礙我們歌照唱、卡照刷、日子照過。然而這些古老的經史典籍所形塑的世界,畢竟跟我們共同生活了千百年,我們的思想、禮俗、節慶、儀祭、典故、世界觀、座右銘、神話傳說,表面上可能看不出特別來歷,但追蹤起來,你總會回到那個龐大的、靜默的、古典的世界。
在哈利波特的情節裡,巫術世界平行在麻瓜世界之外,麻瓜不需要巫術,也不用咒語,每天過著自足的生活,完全可以對魔法世界無所感覺,但如果你穿過倫敦王十字車站九又四分之三號月台,你的世界就再也不同了。
古典的文化世界也一樣,雖然你可以完全無所感,但是那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是我們這個現存世界古老的源頭。
對那個世界多認識一分,你的知識疆界就比別人遼闊一寸,而同時你對我們存身世界的理解,也多了一層歷史的縱深。更重要的是,你認識得越多,你會越謙卑;多少磨難沒有人經歷過呢?多少人生智慧沒有人傳述過呢?多少歷史的教訓沒有人省察過呢?
知識和眼界是智慧的基礎,透過文言文這樣的工具,你可以在一個平行的、靜默的宇宙裡,找到飽滿的知識和眼界(當然也包括愚昧和無知,但那也算是眼界的範圍)。
文言文並不是用來讓作文文筆優美用的,文言文是讓我們體會思想,培養視野,訓練洞察力,尋找精神上的啟蒙用的。有見識的人才寫得出好文章,不然也只是堆砌的詞藻罷了(別以為文言世界只能教養一種人,塑造唯一的觀點)。
無論我們願不願承認,我們大部分人的文字、語言、家族姓氏、宗族祭祀、鬼神傳說、飲食器物,淵源都來自那裡。包括你能讀懂這篇文章,也是因為那個古老的世界曾經存在。
對歐美的讀書人而言,希臘、羅馬是他們不分種族共同的文化遺產;對日本人而言,漢字文化是他們必須認識的文化傳統。那麼對台灣人呢?
我們非常幸運,生在台灣,只要多花一點力氣,就能夠掌握一把入門的鑰匙,看飽幾千年文明的興衰。
學英文不會讓我變成美國人,學日文不會讓我的老婆大人變成日本人,學古埃及文不會讓你變成古埃及人,同樣的學文言文也不會讓我們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如果有人想因此變異國籍,那不是異國太好,而是我們為淵驅魚的人太多。
嗯嗯嗯
回覆刪除國中學了一堆三角函數
現實生活也一次都沒用過
所以很多東西其實都可以廢掉
哇哈哈哈
你好,我是從阿倫家順藤摸瓜而來的。這篇文章,我覺得寫得
回覆刪除很好,發人深思。
對日本人和韓國人來說,能讀寫中文,都是很了不得的事,能
讀文言文就更不容易,表示學問淵博、文化素養高(至少我有
一位日本籍譯者朋友她做日翻中——是這麼說的)。
而在這個島上的我們,離文言文、離文言文背後的文化越來越
遠。
事實上,新生代根本就離「文字」越來越遠。他們越來越不能
在文字中馳騁想像、將文字立體化視覺化,也難以運用文字表
達自己的思考與感情。他們甚至沒有辦法好好地、正確地書寫
文字。
看來我們唯一可以小小驕傲的是:我們仍然使用標準字
體......。
我高中、國中的時候非常喜愛文言文,總覺得文字洗鍊,增一字太多,少一
回覆刪除字則不夠滋味。
進入社會中,鮮少碰觸古文,但是遇到古文總還能欣賞它的韻味,不至於鴨
子聽雷。
老貓這一篇文章寫得真好,我想那些教育部諸公們,的確是想得太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