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屬於意符(logographic)文字系統,每個中文字具有獨立的字形、字音、字義(王瓊珠,2010)。胡永崇(2003)整理出四項漢字特徵:形、音、義、序。胡永崇提出在字義方面,有部分漢字單獨使用沒有意義,而在字序方面,若改變漢字字序,意義和詞性會產生變化,如唱歌和歌唱。
在國外針對詞彙相關的研究中,Carlisle(1995)提出詞素覺識(morphological
awareness)是個體有意識察覺語詞內在基本結構關係,並操弄語詞結構和規則之能力,並將詞素(morpheme)定義為語言最小意義單位,包含基本字(base words)、詞首和詞尾等。目前針對詞素覺識的相關研究不多,但近年來有學者開始探討詞素覺識和閱讀之間的關係,並認為詞素覺識不但是重要的語言發展能力,更是重要的閱讀能力(Carlisle,1995;Kirby,
Deacon, Bowers, Izenberg , Wade-Woolley, & Parrila,2012)。
因為中文的語言特性,有許多學者相信詞素覺識在中文閱讀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港、臺三地皆有學者以詞素覺識為研究主題,但各研究所指稱的詞素覺識並不相同(王宣惠、洪儷瑜、辜玉旻,2012)。柯華葳(2010)將詞素覺識定義為「學習者對詞彙的概念」,並將詞素覺識分為三個概念,包含詞素關係覺識、詞素詞性覺識、和詞素合成覺識。詞素關係覺識是察覺到詞彙中字的位置改變,詞彙意義便不同。詞素詞性覺識是辨識因字的位置改變,造成詞中相同兩字的詞性有所不同。詞素合成覺識是指讀者將不同詞素組合成為一個新詞彙。
教學活動
104學年度,我開始讓學障生練習判別詞性,發現學障學生的詞性概念極弱。國一的學生連名詞、動詞都會找錯、誤判。因為沒料到學生的學習表現是這樣,所以我開始去國語日報找三、四年級的學生投稿作品(要控制文章長度和難字不要太多),每週讓他們在攜手課程閱讀一篇後,找出名詞、動詞、形容詞來。
剛開始實施時,學生還需要老師提示,或者是學生還會找錯,把動詞誤以為是名詞,或是把名詞誤以為是動詞。實施約一個月以後,開始把每次找的詞加深加廣,例如7個名詞變成15個;原本只要找名詞和動詞,接著加入形容詞、成語;請學生挑3個詞彙來造句子.....等。
這些活動主要是讓學生可以習慣閱讀文章,且能獨力完成老師指定的工作,有點難度卻不會超出他們能力太多。
104學年度下學期,開始把拆解詞彙(析詞釋義)帶入國文課程中,讓學生比較容易背國中的詞語解釋。
接著,105年度開始,在討論文意前,我開始測驗學生是否懂得詞義和詞性。
例如今天做的一個簡單活動:「與宋元思書」是國中三上的經典文本,我把課名寫在黑板上,請學生開始斷詞。
學生已經很習慣我考斷詞,開始七嘴八舌發表意見:「與宋、元思書」「與宋元、思書」「與、宋元、思書」等等。等到我請他們把課本的題解念了一次「作者寫給好友宋元思的信件」,他們才斷出正確的答案「與、宋元思、書」,這時學生才將意義和題目拼湊起來。
接著我又問:這個題目裡,那個字是動詞?什麼意義?那個字是名詞?什麼意義?學生的判斷就會快且正確很多。
在國外針對詞彙相關的研究中,Carlisle(1995)提出詞素覺識(morphological
awareness)是個體有意識察覺語詞內在基本結構關係,並操弄語詞結構和規則之能力,並將詞素(morpheme)定義為語言最小意義單位,包含基本字(base words)、詞首和詞尾等。目前針對詞素覺識的相關研究不多,但近年來有學者開始探討詞素覺識和閱讀之間的關係,並認為詞素覺識不但是重要的語言發展能力,更是重要的閱讀能力(Carlisle,1995;Kirby,
Deacon, Bowers, Izenberg , Wade-Woolley, & Parrila,2012)。
因為中文的語言特性,有許多學者相信詞素覺識在中文閱讀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港、臺三地皆有學者以詞素覺識為研究主題,但各研究所指稱的詞素覺識並不相同(王宣惠、洪儷瑜、辜玉旻,2012)。柯華葳(2010)將詞素覺識定義為「學習者對詞彙的概念」,並將詞素覺識分為三個概念,包含詞素關係覺識、詞素詞性覺識、和詞素合成覺識。詞素關係覺識是察覺到詞彙中字的位置改變,詞彙意義便不同。詞素詞性覺識是辨識因字的位置改變,造成詞中相同兩字的詞性有所不同。詞素合成覺識是指讀者將不同詞素組合成為一個新詞彙。
教學活動
104學年度,我開始讓學障生練習判別詞性,發現學障學生的詞性概念極弱。國一的學生連名詞、動詞都會找錯、誤判。因為沒料到學生的學習表現是這樣,所以我開始去國語日報找三、四年級的學生投稿作品(要控制文章長度和難字不要太多),每週讓他們在攜手課程閱讀一篇後,找出名詞、動詞、形容詞來。
剛開始實施時,學生還需要老師提示,或者是學生還會找錯,把動詞誤以為是名詞,或是把名詞誤以為是動詞。實施約一個月以後,開始把每次找的詞加深加廣,例如7個名詞變成15個;原本只要找名詞和動詞,接著加入形容詞、成語;請學生挑3個詞彙來造句子.....等。
這些活動主要是讓學生可以習慣閱讀文章,且能獨力完成老師指定的工作,有點難度卻不會超出他們能力太多。
104學年度下學期,開始把拆解詞彙(析詞釋義)帶入國文課程中,讓學生比較容易背國中的詞語解釋。
接著,105年度開始,在討論文意前,我開始測驗學生是否懂得詞義和詞性。
例如今天做的一個簡單活動:「與宋元思書」是國中三上的經典文本,我把課名寫在黑板上,請學生開始斷詞。
學生已經很習慣我考斷詞,開始七嘴八舌發表意見:「與宋、元思書」「與宋元、思書」「與、宋元、思書」等等。等到我請他們把課本的題解念了一次「作者寫給好友宋元思的信件」,他們才斷出正確的答案「與、宋元思、書」,這時學生才將意義和題目拼湊起來。
接著我又問:這個題目裡,那個字是動詞?什麼意義?那個字是名詞?什麼意義?學生的判斷就會快且正確很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