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06的文章

[支持好戲劇]白色巨塔

會喜歡蔡岳勳,其實是從「名揚四海」開始,這一部精彩的戲劇,由蔡岳勳的太座虞小卉(飾演女主角美麗)挑大樑,整個揚名影視投入製作,雖然收視率據言不甚理想,但是當時我們一群同事們常常一起討論劇情,最後一場戲陳峰去世,我們守在電視機前,幾個同事哭得亂七八糟。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有一個名揚四海的夢,一直到長大了,才會發現堅持夢想是這麼的不容易。石頭的癡情,美麗的守候,胖子的等待,GiGi的媚俗,再加上陳峰的才氣,和燕如堅持感情的眼神,除了演員之外,虞小卉出色的劇本,讓這一部戲不灑狗血,每一個劇情轉折都讓人覺得心痛且不得已,就像真實人生的試煉一樣。 這是蔡岳勳和虞小卉的夢,他們的堅持,拍出了名揚四海。現在,等了這麼久,我終於等到了他們的【白色巨塔】。 侯文詠的白色巨塔,我很喜歡。當初在開拍的時候,因為日劇的白色巨塔正在上映,且好評不斷,因此蔡岳勳這一部白色巨塔被批評為抄襲。但是事實上兩部戲的聚焦是不一樣的,拿來相提並論,實在是好事者為之。 愛戲的人看戲、談戲,所以我們不談戲劇之外的東西。純粹就劇本改編的戲劇而言,今天第一集播映,整個畫面就是清爽、乾淨,讓人有來到醫院的感覺。第一集劇情張力很夠,先是帶到主角蘇怡華(言承旭飾)的背景,接著總統女兒罹患白血病,需要植入靜脈導管(專有名詞,我記不住),內科主任引薦蘇怡華執刀。然後外科、內科兩位主任暗地爭奪院長寶座,權力爭奪戰,外科主任唐國泰(吳孟達飾)硬是搶下了這台刀,交給副主任邱慶成(戴立忍飾)執刀。 今天這一集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女主角關欣(張鈞甯飾)一出場時的冷靜形象,實在令人驚豔。另外戴立忍飾演的邱慶成,第一集就演出他的貪婪、工於心計;吳孟達飾演的唐國泰的暴躁脾氣、睥睨不可一世,實在讓我很想擊掌叫好。 今天劇情的重大轉折,就是唐國泰拜會院長,硬是搶走總統女兒那台刀,這一幕蔡導用了許多幕交叉呈現:記者訪問、院長和唐國泰的暗盤、唐國泰和邱慶成的意氣風發,再加上氣勢磅礡的配樂,讓我不禁想說—這才是戲劇嘛!如果沒有好的演員、好的劇本、好的導演、好的剪接技巧、好的背景音樂,那我們為什麼要看戲?如果戲劇元素只是俊男美女湊在一塊兒,那全世界的電視都應該丟進臭水溝裡。 就是因為電視電影可以結合影像和音樂,去呈現一個「具象」,所以才會構成了戲劇,一個好的導演就是應該善用影像、聲音、演員,去構築一個導演想要呈現的impression。 所以我不

[講義雜誌]不放棄學生的老師

不放棄學生的老師 ●黃瀚瑩採訪 八○年代,當全台學生為競爭激烈的高中聯考挑燈夜戰、視體罰為家常便飯、女學生哭哭啼啼剪西瓜皮的時候,台北市萬華區雙園國中的學生,居然可以留長髮、穿便服,甚至在學校跳八家將。推動這些「不可思議」活動的老師,正是已退休的王光政,他於雙園國中服務三十二年,曾任訓導主任、輔導主任,獨特的教學方式,遠比電視劇情更麻辣。 「萬華是個老社區,有五多:『角頭多、廟寺多、色情多、賭場多、電動多』,舊社區特性強烈、次文化色彩重,管教學生格外困難,多數老師都避之唯恐不及,」王光政回憶,「教育要達到效果,才有意義。於是,我便利用『恩威並重』的方式教導學生。」 他鼓勵學生,只要班級榮譽、整潔比賽得名,且全班沒人遭到記過處分,就可以留長髮、穿便服。這樣的規定不但學生樂意遵守,更激起學生的榮譽心;學生不喜歡讀書,翹課去跳八家將、舞龍舞獅,他就在學校成立相關社團,還聘請專業高手指導,「跳八家將不是壞事,與其讓學生在看不到的地方活動,不如在老師看得到的地方」;學生愛打架,他成立角力社團,讓學生發洩多餘精力,最後屢屢在競賽中奪冠;菸癮大的學生,不抽菸便猛打呵欠,沒心情上課,王光政就幫他們擬定了特殊的戒菸計畫,要求學生把菸放在辦公室、寫上名字。他對學生說:「老師准許你們來領菸抽,不過這星期領二十枝,下星期就只能領十九枝、下下星期十八枝……」;他為被放棄的「放牛班」學生規畫陶瓷、印刷課程,帶領學生參加檢定考,不但讓學生「有事可做」,更培養了一技之長。 王光政對待學生的心,更是柔軟。他很少記學生過,早期以打屁股代替,小過三下、大過六下,還可以「欠」,「下次再犯才打」,原本不把記過當一回事的學生,逐漸培養出榮譽感,不讓王光政有機會「討」回來;他還情商制服廠商,每學期贊助幾套體育服,送給家境清寒的學生;他發起老師和家長會募捐,讓貧苦學生也可以參加畢業旅行;學生犯錯被警察帶到派出所、憲兵隊,半夜三、四點接到電話,他總立刻奔出家門去了解,陪伴學生到天亮。問學生為什麼不打電話給媽媽? 學生說:「我媽明天要做生意,不管我。」每天升、降旗,他逐一觀察學生的制服,看看是否有鞋印或破損,再詢問學生發生什麼事? 是否和人打架? 民國七十五年後,他開始不體罰學生。「有一天我到龍山寺拜拜,發現慈眉善目的觀音菩薩有人拜,但手拿武器的門神沒人拜,這給我很大的啟示,」王光政說。體罰盛行的年代,家長常跟他說「